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六十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24(2 / 3)

出营,引得其2人之幕僚不满。

然则,此2将手持钤盖袁绍大将军印之文书,纵是袁谭、袁尚2人,对此亦无可奈何。”

赵旻闻言松了口气。

不言而喻,其人借袁熙之宠妾、甄宓双胞胎阿姊甄氏之口,苦劝袁熙之忠言,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虽然对于赵旻而言,袁家那两个龟儿子自相残杀对赵旻更加有利,但赵旻要的,是1个秩序未崩坏、可以快速发展起来的河北,而不是1个遭受兵燹毁坏的烂摊子。

更何况,袁绍1旦身死,无论袁谭、袁熙还是袁尚,都没有足够的威望压制袁绍麾下的1众故臣。

如此1来,本就矛盾重重的河南、河北士人,不内斗才怪!

别驾审配、护军逄纪,素以骄侈不为(袁)谭所善……矫(袁)绍之遗命,奉(袁)尚为嗣……颍川郭图、辛评与(审)配、(逄)纪有隙,惧有后患,相与依(袁)谭。

摘自曹丕《典论》

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

摘自《3国志魏书之袁绍传》

袁绍在世时,河南、河北集团多使用谣言、谗害1类的斗争手段,尚不敢过分造次,这应与袁绍具备强大的政治威望有关。

但在袁绍身殁后,河南、河北集团的斗争便逐渐失控,最终发展至刀兵相见。

审配屠灭辛评家族,便是典型例子。

袁谭、袁尚均不具备乃父威望,又不自量力,贪慕大位,最终致使集团分裂。

河南士人依附袁谭、河北士人依附袁尚,双方展开了极其残酷的权力斗争。

平心而论,袁绍在整合本地与外来势力方面的工作,做得其实卓有成效。

袁绍生前,如沮授这种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尚可保全性命;

袁绍死后,逄纪、辛评、审配等人,则无1例外付出了生命乃至宗族的代价。

赵旻之所以劝诫袁熙尽力避免兄弟阋墙,主要是为了规避兵燹对河北所造成的严重破坏。

但无论赵旻如何劝诫袁熙,也注定不可能使袁绍麾下的河北、河南士人之间和谐相处。

所以,这两派之间的流血斗争,在袁绍身死那1刻,便已成定局。

然而…

这与苟哥赵旻何干?

此诚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综上考虑,在想通此事的前因后果之后,赵旻便不再担忧,河北可能将会发生的乱局。

于是这个苟哥微微1笑。

“阿妤,如此甚好!继续加大对邺城之监控力度,卫府务必赶在袁绍故去之前,为朝廷收复并州。此外,阿妤尚需与赵国相崔季珪妥善商议1番。”

苟哥不愧是苟哥。

袁家已失去青州,若再失去并州,那么袁谭就只能与袁尚争1争冀州。

那么问题来了……

冀州是谁的势力范围呢?

答案是河北士人。

所以说,袁绍1旦身死,袁家将注定大乱!

赵旻这个苟哥无心为袁氏内乱斡旋,只要袁氏不波及无辜百姓即可。

所以,赵旻必须加大对邺城的渗透力度。

崔季珪即清河郡名士崔琰,而赵国实际上早已归顺朝廷。

有赵国这个钉子在,冀州诸郡被赵旻11挖墙脚,似乎也并非难事。

所以卞夫人会心1笑。

“主公尽管放心,沮公与、审正南虽对袁氏忠心耿耿,然则……袁绍1旦身死,河北诸大族恐怕亦非同心同德也。”

卞夫人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