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千般皆如意,万事定称心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千般皆如意,万事定称心7(1 / 3)

太史慈、田豫2人走上城门楼,在其中各寻1干净蒲团坐定。

太史慈抱拳道。

“田君而今已知,卫府之中,田君之故友不在少数,譬如某主卫将军之从父大人子龙将军,先前便为田君之故友,然否?”

太史慈1提到赵云,田豫俊目中便露出崇拜之色。

所以说,汉末3国这些名人的朋友圈,说大也不小,说小却也不大。

归根结底,他们之间的交集、羁绊太多了。

“子义兄所言极是!子龙兄确为豫之故友也!昔年公孙老狗无道!玄德公、子龙兄及豫3人,曾对其人鄙夷至极!遥想当年……”

田豫难得谈性大发,太史慈便含笑默默聆听起来。

田豫讲完当年其人与刘备、赵云的往事之后,最后叹息1声。

“唉!豫只知玄德公今在交趾刺史部,却不知玄德公是否安好。”

太史慈微微1笑。

“国让放心,为兄听闻玄德公已赴交趾刺史部之日南郡讨贼,想必而今即将凯旋。”

然后……

太史慈话锋1转。

“国让亦已目睹,而今朝廷1统天下已近在眼前,不知国让有何打算?”

与田豫1样,太史慈也是豪族出身,所以其人最了解豪族之诉求。

背靠卫府这棵参天大树,渔阳田氏、渔阳全郡,乃至于整个幽州,还有何后顾之忧?

田豫方才已经打定主意,是以其人此刻的回答便显得……

斩钉截铁。

“子义兄,豫愿率渔阳田氏归顺卫府,与兄1同为朝廷效力!”

太史慈大喜。

“甚善!朝廷得国让,则幽州必安之!”

其人昂然而起,遥望榆塞关外那无垠之肥沃黑土地,目光如炬。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而此,即某之主公济世之道焉!”

说着,太史慈转首看向田豫。

“国让,此乃《卫将军文集》之名篇《晁错论》中名句,某以为,此为卫将军之志,亦当为你我之志哉!”

这段古文通俗易懂,是以不再水文进行翻译。

其大意可用1句话概之:

苟亦有道,心存大志、百折不挠方可成功。刘备即此道也。

太史慈不像夏侯兄弟,人家可是无事时手不释卷的文化人儿。

而且,毋庸置疑,东坡先生的《晁错论》,同样早已被无耻的苟哥搬运至此。

我们的苟哥不作文章,他只是文章的搬运工。

当然了,不可能得知《晁错论》之原创者另有其人的田豫,却因太史慈这番话而愕然当场,久久不语。

同1时间,交趾刺史部最南端……或者准确来说,是大汉帝国的最南端。

这里,在汉末名为西捲县,在东晋被称为“僧伽补罗”,而在李唐之后,此地则被称为占城,也就是后世越南广治省东河市。

此地乃两条大河交汇入海之处,拥有潟湖及天然海港;郑和下西洋之时,此地是郑和船队必停之港;

到2十1世纪,此地甚至成为东盟“东西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不要小看东盟,各成员国抱团取暖的东盟,可不是貌合神离、两家(德法)通吃余者通输的欧盟。

东河市能成为东盟“东西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其地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