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二十六章 行岁除大典,迎正旦新年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行岁除大典,迎正旦新年终(3 / 3)

翌日清晨。

董昭、荀攸2人匆匆赶来卫府,请吕范、蒋钦2人用早饭。

用饭之时,董昭貌似不经意间,对荀攸说道。

“公达,稍后兄欲至北城开仓检验存粮,你愿随兄同去否?”

荀攸瞪了董昭1眼。

董昭自知失言。

其人讪讪1笑:“也罢,某自去便是!”

吕范、蒋钦2人见状,异口同声道。

“公仁公如不嫌弃,某等愿随公同去!”

董昭假意推辞。

“这……这似有不妥也!”

吕范、蒋钦忙不迭道。

“无妨!无妨!某等皆为汉臣,此亦为某等分内之事焉!”

荀攸站起身,对2人冷冷道。

“你2人皆为江东孙权之臣!何谈大汉之臣乎?休得胡闹!”

吕范、蒋钦2人见势不妙,忙不迭起身行礼。

“公达先生……”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曹丕也曾试图笼络曹彰,把对方的食邑由5千户增至万户,希冀对方安心养老。相比于曹植的2千5百户食邑,曹彰的万户侯不可谓不尊贵。

(文帝)诏曰:“先王之道,庸勋亲亲……增(曹彰)邑5千,并前万户。”--《魏书任城威王传》

(黄初)3年,立(曹植)为鄄城王,邑2千5百户。--《魏书陈思王传》

然而曹彰始终希望可以“见授用”,即重新得到启用。按曹彰的能力特质而言,他应该是希望能够重掌兵权。这当然不可能得到曹丕的应允。

始,彰自以先王见任有功,冀因此遂见授用。--《魏略》

在1系列的收买政策没有得到预想成效之后,曹丕终于下定决心,剪除隐患。

黄初3年(222)曹彰被改封到兖州任城,4年(223)又被召往洛阳,曹氏诸侯被1并征召(见《陈思王传》)。

曹彰抵达洛阳馆舍之后“以疾薨”,死得无声无息,毫无征兆。年仅3十5岁。

3年,立为任城王。4年,朝京都,疾薨于邸。--《魏书任城威王传》

曹彰暴死之后(223),同赴洛阳的曹植惊吓过度,主动写了1篇卑躬屈膝,极尽谄媚的词赋献给曹丕,希冀免祸。

4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都。(曹植)上疏曰:“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魏书陈思王传》

曹植的书文见于《陈思王传》,有千字上下,比诸葛亮的《出师表》还长。其中充斥着“危躯授命,知足免戾”,“迟奉圣颜,如渴如饥”1类的鄙陋谦词,对曹丕恭敬到无以复加,侧面反映出特殊的历史背景。

关于曹彰遇害的具体过程,陈寿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在《魏书任城威王传》中没有提及,其余史家则众说纷纭。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