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三十二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6(2 / 3)

娘、赵旻母子连连行礼。

刘琰脸上虽然犹带忧色,却也不得不赔着笑行礼。

刘琰显然未看透,刘备对封王志在必得的决心。而这个结果,其实绝对可以被称为皆大欢喜。

于是乎,赵府之内,张凝愉快地清点着刘备所献之“薄礼”。

显而易见,这份“薄礼”,比刘备贿赂刘协的那份“薄礼”,犹要贵重十倍不止。

就刘备封王之事而言,刘协的话语权,终究远不及赵旻的话语权。

赵府之外,糜竺则1再暗示刘琰,钱财、宝物皆不过身外之物,惟有封王之事,如今才是重中之重。

至此,刘琰才如梦初醒。

如今赵旻既已收下厚礼(双重含义),糜竺便心事尽去。

无论如何,刘备封王,几乎已成定局。

关键在于南洋诸国,究竟值不值得刘备付出如此大代价。

因为诸葛亮1时之间,未能抵达交趾郡龙编县之故,刘备1方如今皆不知,南洋诸国究竟是富庶还是贫瘠。

所以,刘备实际上是在豪赌。

但话说回来,即便南洋诸国皆为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也值得刘备去赌上1赌。

因为“信大义于天下”,是刘备追求1生的理想。

“信大义于天下”之外在表现,便是“内圣外王”。

刘备如今为了理想,已经不惜1切代价……

做为大商贾赵大娘的重点培养对象,张凝很快便清点完毕,刘备所赠之“薄礼”,也就是交趾刺史部特产之各类奇珍异宝,其价值约为百万匹绢……

折合后世软妹币,大约为3个小目标,也就是刘备未来1两年的军费支出、赵旻今岁出征并州的军费支出总和。

呵呵,刘备大手笔啊!

所以,赵旻对此头疼不已。

在头疼之下……

赵旻只好进宫求助于伏寿。

“禀皇后,刘玄德……”

赵旻将刘备贿赂自己、主动归还豫章及桂阳2郡、欲使自己带头为其人劝进之事,原原本本、151十地转述于伏寿。

伏寿显然不懂,封王时劝进等关键流程的原因,以及其必要性。

赵旻只好耐下性子,先为伏寿解释何谓“金刀之谶”。

两汉延绵4百年,法统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之下,便产生了“刘氏当王”的“金刀之谶”。

直至隋唐之际,朝野之间还有大量“金刀谶”与“刘氏当王”等内学术语流传,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刘昉)常云姓是卯金刀(刘(劉)字为卯金刀),名是1万日,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

摘自《隋书之刘昉传》

长社许绚解谶记,谓兰曰:“天下有长年者,咸言刘将军当为天下主。”

摘自《新唐书之刘兰成传》

“刘氏当王”的“金刀之谶”,详见孙英刚《金刀之谶:政治预言与宗教信仰的融合》,此处不再赘言。

以是故,大汉宗室刘备封王,便天然具备其法理性。

然而……

刘备封南越王之事,终归是东汉开国近2百年以来之首例。

因此,必须有人带头提议,进行“劝进”方可。

所谓“劝进”,指的便是劝刘备受封“南越王”之藩王王爵。

这是红果果的政治表演。

赵旻既然收下刘备所赠之厚礼,便应为此事好生谋划1番……

以是故,赵旻才会头疼不已……刘备之所求,委实甚大!

刘备的钱,可不是这么好收的;刘备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