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三十九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铁蹄踏西域,西亚迎驰驱13(1 / 3)

简而言之,在鲁肃的治下,州、郡、县、乡,甚至是里,朝廷的威严已经被重新确立起来。

而且连坐制虽不似暴秦时那般严苛,但对于升斗小民而言,惩罚不可谓不小。

似天杀的汉灵帝时期,酒泉郡赵娥所受之冤屈,在如今的凉州,恐怕已不可能再出现。

赵娥是酒泉壮士庞淯生母。

史书中未留下其人名讳。

据诸材料记载,1般称“庞娥”或“娥亲”,冠其夫姓。

此处姑且用其本姓赵氏。

赵娥生父赵安,被同县豪强李寿所杀。

赵娥3位兄长欲报仇,亦遭杀害。

赵娥立志复仇,苦练刀法。白日袖剑,截李寿车马,1剑刺伤李寿。

李寿滚落路边沟壑。

(庞)淯母娥(即赵娥)自伤父雠不报,乃帏车袖剑,白日刺寿於都亭前。

摘自《魏书之卷十8》

赵娥取李寿佩刀,左手抵其额头,右手错其脖颈,斩其首级,徒步赴县衙求死。

其人巾帼不让须眉,磊落如此。

娥亲因前、欲取寿所佩刀杀寿。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桩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遂拔其刀以截寿头。

摘自《列女传》

武松斗杀西门庆,是文学演绎;

而赵娥白日袖剑,抽刀断首,却是著录史册之壮举。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东汉朝廷在民间,已然威信扫地。

赵娥父兄,1门4口,被仇家李寿灭门。可谓奇耻大辱,弥天血仇。

赵娥想到了什么?

赵娥第1个念头,竟然不是报官,而是自己苦练刀法,凭1介女流身份去复仇。

这让人想起什么?

这不就是《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之事?

武松亡命杀人之前,难道没试过走法律途径吗?

他当然有试过。

他收敛了武大郎的遗骨,找了街坊邻里的证人,带好人证物证,找县太爷申冤。

结果呢?

1无所获!

县太爷早被西门庆喂得脑满肠肥,才懒得搭理1个卖炊饼的龌龊汉子,和1个如鹰犬般替自己押运赃款的小小都头。

官方途径走不通,武松才想到舍命行凶。

而且,武松还是白日当街刺杀西门庆,这明显是对官方不作为的发泄。

赵娥白日刺杀李寿,1如武松。

难道赵娥没想过报官吗?

她当然想过。

其生父赵安被杀时,定然报过官。

有用么?

屁用都没有!

赵娥报官换来的,是赵氏3兄弟1并被仇家所杀。

娥亲有男弟3人,皆欲报仇。(李)寿深以为备。会遭灾疫,3人皆死。

摘自《列女传》

灾疫而死,纯属扯淡!

这是春秋笔法。

史料上下文记载得很清楚,李寿大宴宾客以庆贺赵氏兄弟之死。

赵娥还有再报官么?

史书没有记载。

不过最终,赵娥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她解决了东汉朝廷无力替自己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绝对暴力趟平1切。

赵娥成功了。

但赵娥的成功,恰恰反映了东汉朝廷的失败。

因为,这是朝廷秩序、公信力的崩塌。

当1个朝廷,被百姓普遍轻视、忽视乃至无视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