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八十章 欲定鲜卑乱,刘备返天南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章 欲定鲜卑乱,刘备返天南终(2 / 3)

吕范作揖道:“阿旻,这……辽东以北,尽为苦寒之地也。”

赵旻实话实说。

“子衡兄长有所不知,去岁之时,旻曾遣卫府猛将实地考察彼处。

彼处密林遍布、土地肥沃,除冬季严寒之外,春夏秋3季,气候亦适宜安居也。”

吕范对此,丝毫不信。

“阿旻,吴侯封王之事既无丝毫头绪,此事就此作罢便是。”

这次,轮到赵旻苦笑起来。

“子衡兄长,如若2兄愿受封辽东以北之地,则此事尚有商议之余地也。”

吕范在心中权衡再3,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阿旻,此事无需再提,为兄向吴侯解释便是。”

赵旻心中颇感无奈。

老子说的都是实话,为何你们都不信呢?

香妹子见状,心知爱郎所言定然非虚,于是妹子也忍不住劝吕范。

平心而论,香妹子确实是为其2兄孙权着想。

“兄长不妨斟酌1下如何?”

吕范叹了口气后,苦笑着向香妹子解释。

“阿香应知吴侯之脾性,若为兄如实禀报,吴侯必将勃然大怒焉。”

孙权之根基,虽是寓居江东、如无根浮萍1般的淮泗集团;

但即便如此,淮泗集团亦决不愿随孙权,赶赴在他们看来,犹如不毛之地的辽东平原。

尤其是,在如今天下已渐趋于1统的情况之下。

其实,赵旻、吕范都清楚,只要朝廷向淮泗集团抛出橄榄枝,那么江东很快便将分崩离析。

因为今时,已不同于往日。

在乱世之时,流寓于江东的淮泗集团,为了自己在江东新占的1亩3分地,不得不抗争到底。

这是因为,在察举制度下,出仕需要乡举里选,即通过“乡论”出任州郡吏(郡功曹、州治中、州别驾等)。

之后这些州郡吏,举孝廉、茂才,获得身份之后,再由吏为官。

这种晋身渠道,被称作“仕宦正途”。

而脱离了本籍的士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做官,只能依附地方军阀,通过进入军阀幕府,寄希望于主子赏识,从而获得1些“伪职”。

由于在乱世之时,东汉朝廷的崩溃,以及刘协被曹操禁锢等等原因……

汉末(西历189至220年)的许多士人,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常途径”出仕的。

比如曹操麾下的“署司空幕府事”,刘备麾下的“署左将军幕府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如今,已渐渐不再是乱世。

如今,除两汉传统的“察举制”之外,还有赵旻创立的“3学制”。

而且,赵旻是拥有举荐人才之权力的。

去岁之时,原属于袁绍的那些河北士人,如今至少也是两千石,甚至还有不少人已任列卿、尚书等显贵之职。

这些官职,皆来自于汉帝刘协的任命,所以,都是真真正正的朝廷命官!

有此案例在前,即便是江东1方的淮泗士人,也不再担忧自己的前途如何。

那么,这些淮泗士人,还会继续为了孙权,而拼命抗争吗?

更何况,他们是与朝廷抗争!

这种行为,通常为称为:谋逆,俗称……

造反!

以是故,孙权便如刘备1样,试图通过封王之事,将自己的割据行为变得合法化。

对此,赵旻的对策很简单。

你孙权不是想将割据合法化吗?

那么我给你辽东以北地区,你要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