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零四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4(3 / 3)

备这个南越王的封地,称其为南越国毫无问题)即可。”

关羽闻言大喜。

其人虽有些骄矜,但那也要分人。

面对武勇不逊于其人太多、箭术更是甩出其人十条街的太史慈,关羽是无论如何,都骄矜不起来的。

此刻,关羽便向年幼自己数岁的太史慈躬身抱拳。

“哈哈,子义,此话当真否?”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同时,自蜀延熙十2年(249)之后,魏、吴两国便连续发生大规模政治动乱。对刘禅而言,这些动乱不啻为前车之鉴。

魏国督军王凌、文钦、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发动的淮南3叛(251-258),以及吴国权臣吕据与孙綝挑起的内战(256),几乎无1例外,均是由于掌权者试图削夺地方督军的权力,导致督军率部哗变。

朝廷微知(诸葛)诞有自疑心,以诞旧臣,欲入度之。2年5月,征为司空。(诸葛)诞被诏书,愈恐,遂反。--《魏书诸葛诞传》

(吕据)闻孙峻死,以从弟(孙)綝自代,据大怒,引军还,欲废綝。(孙)綝闻之,使中书奉诏,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吕)据。--《吴书吕范传-附传》

有鉴于此,刘禅在削夺姜维兵权时,也便显得尤为谨慎。实际上姜维率部出走(出屯沓中),本身就是拒绝刘禅的信号,但刘禅并未施加进1步动作,而是听之任之,避免刺激姜维。

事实上,景耀6年(263)魏军伐蜀时,身在前线的姜维,曾希望借此次战争让诸葛瞻等人明白,临阵御敌的艰难之处。

姜维未知后主降,谓且固城;素与执政者(指诸葛瞻)不平,欲使其知卫敌之难,而后逞志。--《华阳国志》

姜维“素与执政者不平”,可见彼时他对刘禅与诸葛瞻,依然存在不满情绪。

下1章咱们继续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