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之城墙已修建完毕,正加紧修建官署。”
赵旻对此有些意外。
“公仁公,如此说来,安西都护府之官吏,行进速度委实极快!”
董昭抚须笑道。
“主公有所不知,安西都护府之官吏皆轻装骑马而行,沿途官府提供食宿,是以其众日行约为1百5十里。”
赵旻恍然大悟。
董昭又道。
“主公,徐州广陵郡互市,某等自刘玄德处,除售出1百5十6艘大海船之外,共易得价值2百万匹绢之货物;
此批货物而今,在半月之前,便已由水路抵达襄阳城,并由襄阳诸家豪族合力吃下,某等获利约为绢2百万匹。”
赵旻骤然想起……
自己竟然忘记了1桩天大之事。
而同1时间……
孙权已经感到有些焦头烂额。
因为会稽郡的山越人,再1次发起骚乱了。
此事当然与卫府无关。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姜维“素与执政者不平”,可见彼时他对刘禅与诸葛瞻,依然存在不满情绪。
姜维晚年的困境,其实是时代洪流下的必然。
诚如前文所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事实上,姜维发动的历次北伐战争,均是借着魏国的动乱期,趁虚而入。
姜维接替费祎,事在蜀延熙十6年(253);陈祗病死,事在蜀景耀元年(258)。这1时期,恰好与魏国“淮南3叛”的时间重合(251-258)。
可惜的是,姜维“才非亮匹”,却“志继洪轨”;最终“民嫌其劳,家国亦丧”。
姜维才非(诸葛)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华阳国志》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