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零七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七章 诸州天晴朗,幽冀奏华章7(2 / 3)

在市场上,充当“1般等价物”的作用。

然而……

还有1个严峻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于是董昭继续追问赵旻。

“主公,不知铜从何而来?兼且,5铢钱之铸造,并非易事焉!”

诚然如此。

5铢钱,实际上用的是铜合金。

也就是铜、锌、锡合金,俗称为青铜。

青铜器,早在秦代便已渐渐没落。

西汉承秦制,而东汉承西汉之制。

因此,青铜器在东汉,除铜爵之外,几乎已不可见。

东汉最流行的器具,是铁器、陶瓷及漆器。

由是故,董昭方才担心,5铢钱铸造技术会不会失传。

在建筑行业,赵旻当然是超级大宗师。

好吧,在冶铁、锻造钢铁器方面,赵旻依然是超级大宗师。

但铸造青铜器……

董昭心里终究有些没底。

赵旻闻言却莞尔1笑。

“公仁公勿要忘记,益州刺史部虽已不流行用5铢钱,然则……

其地因未受战乱之苦,故而非但存有大量5铢钱,兼且铸币之术犹存。

更何况,后汉鼎盛之时,铸币所用之铜,泰半皆出自于益州焉!

哈哈,公莫非忘记,前汉佞幸之臣、邓通之故事乎?”

益州刺史部,是后世的云贵川地区,这1地区早在西汉之时,便是朝廷的主要产铜区域。

前汉文帝朝,有个叫邓通的超级马屁大王、兼超级神豪。

汉文帝赐给邓通蜀郡严道铜山,许其铸钱。

邓通垄断当时的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邓通钱因其质地优良,而流遍大汉全国(其中,还包括赵旻老祖宗赵佗的南越国哦)。

然后,1如“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汉景帝刘启1上台,本就与其人有旧怨的邓通,便被割了韭菜……

史书当然不可能如是记载,但其大意如此。

其中汉文帝刘恒、邓通、汉景帝刘启之恩怨瓜葛,详见《史记之佞幸列传》,《资治通鉴汉纪6至汉纪8》以及《汉书之佞幸传》。

历史,真的比演义精彩1百倍!

于是(汉文帝刘恒)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摘自《史记之佞幸列传》

从邓通的案例可知……

赵旻的意思很简单:

何以解忧,惟有益州。

得益州,便可解千愁。

同时想到邓通这些故事的董昭、荀攸、卞夫人,不约而同地“噗嗤”1笑。

如是般,铸币之方式方法,便被赵旻轻而易举解决。

当然了,想法总是要落到实处的。

所以,赵旻令赵贲请来原益州牧、今大鸿胪、赵旻的“族父”步骘。

步骘是赵旻亲儿子刘熙的族外公、小老婆步练师的族父,所以也算是赵旻的“老丈人”……

尽管步骘,实际仅比赵旻年长两3岁。

未几……

步骘匆匆而来。

其人先向众人行礼之后,复又向赵旻作揖行礼。

“不知主公唤某前来,所为何事?”

赵旻并未回答此问,而是先含笑令步骘安坐。

待步骘坐定之后,赵旻方才开口。

“子山,益州铜山近年来可曾开采、冶炼?铸币之匠人而今尚存几何?”

步骘初时尚且有些懵逼,但很快,其人便反应过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