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铸币工坊之现状如何。
彼时,步骘在密信中称:
因董卓之乱、兴平大饥荒,皆未波及益州之故,是以,益州全境仍保留使用5铢钱之习惯。
只是,后来因刘璋暗弱、兼且有巴蜀士人私铸大钱,导致巴蜀物价不稳,方才致使益州5铢钱渐渐废除。
然而,益州铸币工坊,依然保存完好。
其中之大范、小范(铸造铜钱的特有模具)皆完整无缺。
当时的步骘,信誓旦旦向赵旻保证,9月上旬之前,必可成功铸出首批十万钱样币;
而且,9月底之前,步骘必可铸成千万枚5铢钱。
但如今……
已是9月下旬接近9月底。
十万钱样币,如今尚且杳无音信。
是以,赵旻才有此问。
董昭是卫府的大管家;
卞夫人则是赵旻的爱妾、兼间谍头子。
赵旻不问这2人,还能问何人?
董昭登时便不敢再吭声。
其人委实不知,步骘铸币的进度究竟如何。
赵旻有些不悦。
铸币之进度,关系到许都试行5铢钱之进度;
而许都试行5铢钱的快慢,则决定了天下货币,是否还能够正常流通。
试想1下,天下各地之县城之中,百姓是背着1匹绢上街买菜方便,还是装着铜钱买菜方便?
县城外的乡、里(百户为1里,可理解为后世的村)之中……
农村百姓们赶大集时,是扛着好几十匹粗布方便,还是装着1袋子铜钱方便?
注意:按照赵旻的定价,1匹绢可换5铢钱3百钱。
3百5铢钱之重量,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两市斤;
1匹绢为汉尺4丈有余(大约为后世10米),重量与3百5铢钱相当;
但就体积而论……
孰优孰劣,可想而知!
由是可知,赵旻如今心情有多么焦急。
因为赵旻如今无法确定1点:
新铸之5铢钱,其轮廓、文章是否清晰可辨!
尽管5铢钱上只有两个小篆字:5铢;
尽管5铢钱的轮廓颇为简单,只有钱外圈上那1道凸起来的边。
但这两点,恰恰便相当于5铢钱的防伪标识。
天下老百姓们,人家就认钱上这两个小篆字、这1道凸起来的边儿!
清晰,就是真钱!
模糊,就是假币!
所以,赵旻急于确保,步骘铸造出来的这批5铢钱,必须万无1失。
否则,这将消耗掉,赵旻费尽千辛万苦,才为大汉积累起来的公信力。
卞夫人此刻,同样尚不知步骘在益州铸币之详情。
成都城距许都的直线距离虽不算太远,却需要绕个大圈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益州的地形,实在是太闭塞了。
向北走,皆是1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道,直至进入汉中郡,方才为1马平川地;
向东沿岷江(流经都江堰、成都平原)顺流而下,犹然有3峡之奇险,非熟练之艄公不可渡焉。
如此可谓山高水长。
益州向许都传递情报之艰难,可想而知。
以是故,卞夫人如今也不可能知道,益州不到半个月之前的情报……
在没有无线电波发射、接受器的古代,情报传递靠的只能是人以及信鸽……益州之地,信鸽都难以传递情报,所以不可能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