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的僧人自从被关起来后,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就怕萧庆一怒之下,将他们全部给杀了。
所以,他们再三求见萧庆,但没有得到准许。
这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惊惧不已。
但关了几天,萧庆最终还是将他们全部放了,一个都没杀。
萧庆知道,这帮人是被迫帮那些刺客的,杀了也没用。
更重要的是,萧百顺派人入宫行刺这件事,不能公开。不然,满朝文武肯定会喊着叫着,让他出兵剿灭萧百顺。
到那时,他是派兵也不合适,不派兵也不合适。
无奈之下,他只能咽下这口气。
僧人们捡回一条命,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在牢房里,冲着皇宫的方向叩拜,感谢萧庆的不杀之恩。
当然,他们也被告知,不许把慈宁宫外发生的事情泄露出去。否则,全寺鸡犬不留。
僧人们全都答应了。
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但萧庆的心里,是恨透了萧百顺。
这个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但他还没动手,萧百顺那边传来了消息。
早朝,秦书良上前一步道,“陛下,平北王发来六百里紧急军情。”
一听又是这个人,萧庆就觉得没好事,“念。”
“臣萧百顺恭请陛下圣安。辽国东北部大真人起兵叛乱,辽军连战连败,损兵折将三十万,士气低落。臣请朝廷速发大军,趁此机会,一举收复燕山。”
满朝文武听到这份奏折,个个弹冠相庆,心情大好,七嘴八舌地笑了起来。
“好啊,辽国终于走下坡路了。”
“损兵折将三十万。哈哈,辽国人也有今天,真是老天有眼。”
“陛下,臣以为平北王所言甚是。我们确实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收复燕山,一雪前耻。”
“之前辽国使臣的随从,滥杀我大魏子民。当时耶律胡就放出狠话,将来要领兵南下,入侵我大魏。若是等他们平息了叛乱,必定挥兵南下。陛下,我们不能给辽国人喘息之机。”
“对。请陛下派兵,攻打辽国。”
……
大臣们都赞同萧百顺的意见。
甚至连钟富、魏有法都觉得确实应该这样。
因为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但萧庆却高兴不起来。
他不想同意。
只是,所有人都同意,他实在是不方便在这时候泼冷水,必须有个人能和他一样的看法才行。
就在这时,秦书良忽然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大殿突然安静到了极点,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向了秦书良。
谁都没有想到,身为兵部尚书的秦书良,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
还有不少人都感到非常愤怒,甚至当众就开始指责和质问。
“秦尚书,你以前也是带兵之人,你应该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怎么能从长计议呢?”
“就是。辽国欺压我大魏多年,八年前更是侵占燕山,杀害我数万将士。如今这数万将士尸骨未寒,我们若是不趁此机会给他们报仇雪恨,收复燕山,何以对这数万忠魂交代?何以向天下人交代?”
“莫非秦尚书不带兵了,这胆子也变小了吗?”
“秦尚书,你这么反对出兵,不会是和辽国人有什么勾结吧?”
这话性质就不一样了。
相当于说秦书良是魏奸。
一旦萧庆信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