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天有上百位大臣跪在宫门口,求见陛下。"
萧庆一摆手,“不见。”
这帮人天天都来。
他听着都觉得累,这帮人居然不累。
萧庆也很佩服他们的毅力。
看到小李子没有走,萧庆怒道,“还愣着干什么?要抗旨吗?”
“奴婢不敢。”
小李子吓得噗通就跪下了,战战兢兢道,“只是,恒阳侯秦国云、靖边侯郭维,还有东翼侯谷勋也来了。其中东翼侯谷勋,更,更是说,家里已经备好了棺材。如果陛下今天不肯见他,他便撞柱而亡。”
萧庆听了顿时火冒三丈。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要挟他吗?
但气归气,他还不能不见。
其他大臣可以不用管。
恒阳侯秦国云、靖边侯郭维,还有东翼侯谷勋,这三人都是立下赫赫战功,才被封为侯爵的。
如果萧庆不见,满朝文武肯定要指责他。
万一东翼侯谷勋真得寻了短见,那事情就更大了。
到时候,即便萧庆是皇帝,肯定也会有大臣跳出来骂他是昏君。
“宣三位军侯。”
萧庆一摆手,感觉脑袋疼。
他不用猜都知道,这三人要说什么。
尤其是东翼侯。
三人进来,刚要行礼,萧庆赶忙阻止道,“三位军侯都是我大魏栋梁,为大魏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虚礼就不必了。”
接着,萧庆又喊了一声,“来人,赐座。”
“谢陛下。”
等他们坐下后,萧庆才问道,“三位军侯不在家安心静养,急着要见朕,不知所为何事?”
秦国云还没说话,东翼侯谷勋便先站了起来,“老臣叩请陛下,发兵攻伐辽国,收复燕山。老臣愿为先锋,即便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
“老将军一心为国,真是令朕感动。”
萧庆又看向了秦国云,问道,“恒阳侯也是这般意见?”
“不,老臣认为,此时不宜出兵。”
这让萧庆深感欣慰。
秦国云和秦书良,不愧是父子,而且都上过战场,眼光确实非一般人可以比。
但萧庆还是不动声色,看向了郭维,问道,“靖边侯呢?”
“老臣也赞同出兵。若是必须有需要,老臣也愿意将这把老骨头,扔在战场上,为大魏,为陛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萧庆敬佩道,“老将军快请坐。”
三人重新坐下。
萧庆感慨叹,“三位老将军,为我大魏披肝沥胆,征战沙场几十年。如今到了这般年纪,还在操劳国事,朕心甚慰。若是满朝文武都和三位老将军一样,那朕无忧,大魏无忧。”
接着,他话锋一转,“可现在大魏粮饷不足,军械不备。如果贸然出兵,恐怕不利。朕虽然也很想收复失地,告慰列祖列宗。但是,朕不能拿三军将士,十万人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还请两位老将军多多体谅朕。”
谷勋再次起身说道,“陛下,虽然大魏眼下的确有些困难。但是,辽国陷入内乱,此时不收复燕山,更待何时?况且,辽军士气低落,根本无心恋战。我们如果出兵北伐,肯定可以一举收复燕山,绝不会陷入持久战。所以,消耗的粮饷肯定不会太多的。”
说着,他更是跪了下来,“臣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三个月内不能收复燕山全境,臣以死谢罪!”
靖边侯郭维也跟着跪了下来,“老臣愿意拿出一半家产,充入国库,以为军资。不胜,甘当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