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副食菜肴。
一般给厂长做完菜,都会留一份装在饭盒里带回家。
就光这个待遇,那个年代90%的人都无法享用。
那个年代,很多东西用钱都买不到。
拿着粮票,都没货!
看傻柱这脑子,也非常好使。
只是心太软,严重干扰了智商。
搞得有些情节显得不合逻辑。
看到大家也是咬牙切齿。
所以,王晨必须适应潮流,绝对不能把原著中的情节完全照搬。
那就死定了!
他必须对男主角稍稍的加以改造。
大家都说傻柱太傻。
实际上他是太聪明了!
脑子比任何人都快一档,心肠又太好!
所以很多时候,他的选择在一般人的眼光看来傻乎乎的。
无论是邻里关系,还是男女关系。
尽管是一腔古道热肠,他的风评一直不高。
还被人叫傻柱!
人都是要变的!
这个改变,以什么为切入点呢?
对了,就从称谓开始!
故事的开端,还是跟原著的开端一样。
因为这场戏,非常有代表性。
秦淮茹的大儿子棒梗,又来厂里厨房偷酱油。
被傻柱看到后,装模作样的丢出擀面杖驱赶。
其实从这场戏上,就可以看出秦怀茹大儿子棒梗的人品。
虽然还是个小孩子,但已经知道偷鸡摸狗。
偷了许大茂家的鸡不说,还要偷厂里的酱油作佐料!
这做派,一看就不是什么善茬。
如果真是饿了,迫于无奈偷别人的鸡吃。
绝对没有心情捣鼓酱油作料,搞这么全活的。
这说明棒梗这孩子不仅刁,并且坏!
他不仅要吃好的,还要吃美味的!
像这种熊孩子,怎么可以惯着?
他如果拿了酱油回家用,那也算是有点孝心,方式不对。
但偷了酱油,是为了让偷来的鸡更美味点。
这就有些过分了。
此时王晨站在上帝视角上,审视整个故事。
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角色在性格上的弱点和优点。
但每个改动都必须瞻前顾后。
自己这样一改之后,是不是看点就没了?
想到这一点,王晨有些冷汗淋漓。
实际上这部剧最大的卖点,能够吸引观众讨论的点。
就是傻柱的傻!
就是傻柱对待弱者,无限度的宽容和忍耐。
如果自己把这一点彻底给去掉了。
那整部剧就没有看点了!
比如说这第1场戏。
如果按照刚才自己的思维,傻柱看到秦寡妇家孩子偷酱油,秉公处理的话。
很多内容就没了!
后面傻柱千方百计为棒梗顶包,化解秦寡妇家劫难的戏码,也彻底没了。
这些细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果自己真的想彻底改动这个人物,那就要大删大减!
就得想办法营造一种新的人物矛盾冲突。
这个时候王晨感觉自己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专业级的能力,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复杂的问题。
他只能拿出第1张大师级能力卡。
这张卡的时间限制是半小时。
足够他写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