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去给金珏燕敬酒,金珏燕看一眼邓紫光这边,不搭理李桓。李桓自然明白这是要给大舅哥劝酒。邓紫光当仁不让,将李桓的酒杯接过来道:按我们仡伶家的规矩,当喝交杯酒,三杯。李桓笑师弟有趣,还有这般饮法,那我们就不按斯文方式喝,三杯交杯酒,一醉无忧。
邓紫光:有愁三杯醉,且看我有愁无愁。来。
邓紫光的酒兴引得一众军官喝彩,纷纷跃跃欲试要与邓紫光喝酒。细君悄悄拉拉金珏燕,指指邓紫光。金珏燕笑着止住:你们这些当兵的一起过来与我家兄弟喝,他一杯,你们每人三杯。
见有大人维护邓紫光,军人们喝过三杯后退下。
儒生们都年长,给邓紫光敬酒不合于礼,只知道邓紫光是前朝举人,心中有几分看不上,更不想与邓紫光这有些醉态的人客气。
有人提意能否让邓公子给我鄱阳读书人留下墨宝。邓紫光说我醉欲眠,恐怕不胜笔墨之力。李桓不答应,要师弟给师门长长风光。邓紫光慨然允可,伸手道拿笔来。
席间无案书,二个儒生会来事,为邓紫光展开一中堂,纸幅不小。
邓紫光瞄一眼雪白的宣州纸,不假思索地横笔直书:
《双调静江仙 鄱阳湖》
醉卧豫章台上入梦,
收九流,
入鄱阳。
揽百十千倾湖光绝色,
极目霜天鸥鹭翱翔。
惝恍尧山群贤止仰,
环五峰,
簇隆兴。
抚万亿兆个黎民生息,
最喜江西鱼米飘香。
——景炎恩科探花邓紫光醉书敬赠金公子于隆兴府
(注,对不起,元曲中好象没有什么“静江仙”这个曲牌名,它是我杜撰的。但诗应还可以,别夸我)。
李桓喝彩一声好一个探花郎,以高腔吟诵出来。
有人问,鄱阳湖怎么会才是百十千倾呢?
李桓:鄱阳湖三十六万倾,正是三百六十千倾水面。
一老儒道:自汉豫章侯筑城南昌以降千年,今有探花郎为鄱阳歌赋,此声为黄钟大吕,恐怕此后百年无出其右。恭喜大王,贺喜宣抚,有此声为江西鸣放,是为我等之福。(本工科佬是诗词小白,请江西老俵见谅。)
有人问这双调静江仙是何调,怎么没有听过?
邓紫光双手拍案,打出一节鼓点。
金珏燕吩咐把我的鼓和琴拿上来。
细君抚琵,金珏燕击鼓,邓紫光吟唱。
邓紫光声音越来越小,细君只好接唱第二遍。
细君收声后,众人议论纷纷时,细细品味。
金珏燕问探花有何志向?
邓紫光睨视他:其一,十八峒归农事毕,由我羁糜。此事方才开始。其二,千里揖巨匪问罪于前,此事完成八成。其三,多生几个儿子传我家香火。就这么多。
金珏燕:你有几个孩子了?
邓紫光:无一所出。
金珏燕:探花郎就这点愿望?这不是立马可办之事?多娶几个,自然儿女满堂。那什么十八峒有多大?
邓紫光:八十里南山。有千户归农在即。
金珏燕大笑:随我入大都,即授万户。
邓紫光:随我从军子弟未安居乐业,紫光哪都不去。
邓紫光伏案睡去。金珏燕命人将邓紫光扶入内室休息。
金珏燕将邓紫光的诗亲手抄录,盖上自己小印后送给了江西儒学提举,原稿让细君收好。李桓要金珏燕也给自己抄一份,金珏燕道他是你师弟,你让他给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