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拒稿99次,我觉醒了文娱系统> 第293章 人情与法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3章 人情与法理(1 / 2)

故事缓缓铺陈于一艘航行在蔚蓝尼罗河上的豪华游轮之上,这里本是逃离尘嚣、享受异域风情的乐园,却意外成为了阴谋与死亡的舞台。

阿加莎以其独有的叙事魅力,将每一位乘客的性格、背景乃至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如同细丝般巧妙地编织进一张无形的网中,让人在享受阅读的愉悦之时,不禁对即将到来的风暴心生好奇与不安。

随着一系列看似偶然实则精心布局的事件逐一发生,一位位乘客的离奇死亡如同尼罗河上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将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卷入了这场无休止的猜忌与恐惧之中。

她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将每一个线索串联起来,既不突兀也不冗长,引领着读者一同抽丝剥茧,揭开层层迷雾。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爱与恨、忠诚与背叛,都被阿加莎以她那细腻而深刻的笔触一一呈现,让人在惊叹于她精妙布局的同时,也对人性的复杂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陈染的脑海中不自觉回忆起自己在地球时观看影视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时的感受,可惜,遗憾的是,系统并没有给自己这部小说的原本,这倒是让陈染有些失望。

但是如果要给阿加莎的所有作品进行一个排名的话,陈染敢相信,至少会有超过一半的读者,会将《东方快车谋杀案》排到第一的位置。

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排名和榜单,但是陈染认为,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所开创的合作杀人模式,与《罗杰疑案》的诡叙一样,是一种全新的颠覆传统推理小说的手法,和诡叙一样,合作杀人模式的手法在蓝星的推理小说界还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未知的创新手法,陈染已经能够预见它将会给蓝星推理小说界带来怎样的震撼。

全员恶人还是全员善人?

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情还是法理?

阿加莎在案件的结尾给出了她的选择、

在案件的最后,波洛虽然查明了真相,但是在书中,波洛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既然已经把答案给了你们,请容我万般荣幸地宣布,退出本桩案件”

波洛的退出,是他在这样一桩集体杀人案件中所能给出的最大的温柔,也是阿加莎在法理与人情之前做出的选择。

在这个案件中,波洛不是在之前案件中所展现出来的无情的破案机器,也不是法律的代表,而是一个和所有读者一样,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不过因为两部小说的背景不同,陈染在创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将系统给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进行一定改变,在故事背景和人物经历上,陈染需要花费一番功夫。但是对于这个案件本身的核心,陈染并不需要去改编,所以整体的工作也不算繁琐。

陈染坐在他那略显杂乱却充满个性的书房里,窗外夜色如墨,月光偶尔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电脑上。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在原本中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的是,在伊斯坦布尔,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乘客登上了东方快车。著名侦探波洛也坐上了这趟列车。

大商人雷切特找到波洛,说有人给他写匿名信,威胁要杀死他,希望波洛充当他的私人保镖,但被波洛拒绝。

夜晚,雷切特被发现死于包厢内。

波洛展开调查,发现所有乘客和乘务员都有疑点,同时得知雷切特曾是作恶多端的匪首,多年前曾绑架并杀害了一名儿童黛茜。

最终,波洛揭露了真相:受害者的十二个家属联合起来,让凶手雷切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但是这个案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局,当波洛说出那段话的时候,就证明了作者阿加莎在人情和法理之间选择了前者,整部小说可以说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