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就皆是愚才,不读圣贤书,未必不能成大事,汉高祖也不曾读过圣贤书,照样建立我大汉王朝。”
“阁下不及弱冠,那昔日霍去病十八岁,以战功封侯,甘罗十二岁拜相夺赵国十余城,此二人皆不及弱冠,皆成大业,先生何故以年少推脱,我愿与先生共举大事。”
郭嘉略有触动,正准备开口加入吕凯麾下,哪成像,吕凯越说越激动,将自己的志向和盘托出。
“先生,不是在下夸口,不出十年,我定席卷天下,届时先生若要入仕,不说位列三公,也定是二品大员以上,若要出仕,我也不会强留先生。”
听到吕凯这么说,郭嘉一下就发了难。
他是听说抗击黄巾军最猛的是吕凯,才大老远赶来,制造偶遇,跟着他混个好名声。
结果,吕凯他竟然是想造反,造反可是掉脑袋的事。
不过他想造反,为什么不加入黄巾军,先打造反的黄巾军,然后再造反,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十年扫平大汉,黄巾军这么多人,都不敢这么说。
他现在只有两郡之地,扫平一百四十四郡的大汉,岂不是以蛇吞象。
郭嘉现在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行军打仗,调兵遣将,他在行。
由于岁数小,见识少,在天下大计上还是嫩了些,未曾察觉到大汉江山已遥遥如坠。
“系统检测到郭嘉忠诚值下降为40。”
这忠诚值下降的猝不及防,吕凯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拉着他造反确实不太好,
不过,他要是不愿意的话,我也得给他绑走,刘备,张飞,关羽就让他们跑了,这郭嘉可得留住。
愿意帮他就委以重任,不愿意就软禁到我君临天下,养他不费多少钱,放走留给曹操就遭老罪了!
郭嘉盯着吕凯腰间的佩剑,盘算起来。
他都告诉我,他要造反,我不愿意跟着他,怕是要遭受灭顶之灾,若跟着他,要是真能成大事,也不枉我这满腹经纶。
横竖就是一死,豁出去了,我这颗脑袋,就交给他吕凯好了。
吕凯点头应允。他说:“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将军既有雄心壮志,又有仁义之心,嘉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吕凯大喜过望,当即命人备下酒宴,为郭嘉接风洗尘。
席间,两人推杯换盏,畅谈天下大事。
郭嘉对当前的吕凯军的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吕凯听得频频点头,对郭嘉的智谋佩服得五体投地,不亏是鬼才。
一个妖僧,一个鬼才,够打两个大汉。
两人相谈甚欢,不觉间天色已晚。
在行军路上,吕凯与郭嘉一有时间就像喝多的中年人一般,交谈国家大事。
吕凯凭借着后世的记忆,从上帝视角与郭嘉探讨起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历史来。
他详细地讲述了那个时代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战略以及社会变革等方面的情况,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
这对于年轻的郭嘉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知识盛宴。
面对如此丰富而深刻的见解,郭嘉感到十分震撼。
他原以为自己聪明过人,但此刻却发现自己的见识还远远不够。
吕凯的讲解让他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也让他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降维打击般的交流使得郭嘉受益匪浅,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鬼才郭嘉暗暗庆幸自己跟的是这样一位鬼才雄主,已经不知不觉成吕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