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老族长已经年过古稀了,苏三元都得喊他一声大爷,辈分极高,棠棠进屋,给老族长作揖鞠躬道:
“老祖宗,我是苏棠!”
老族长看了看棠棠,又揉了揉老花的眼睛,看了看林婉儿和苏三元,猛地一拍大腿:
“像啊,太像了!”
“找回来就好!找回来就好!”
说完又让最小的两个重孙子苏大海苏大河拿来了族谱,写上了棠棠的名字。
苏三元满意地摸了摸胡子,发出了啧啧赞叹声:
“大河,大海,这才一年时间不见,字越发漂亮了啊!”
“小小年纪,笔迹却苍劲有力,了不得了不得!”
苏敬承看看那两个字,啧啧,也就勉勉强强称得上整齐吧?
老爹今天是吃坏脑子了?
怎么突然间那么陌生?
他正欲开口,却被苏敬文抢先一步:
“是啊,我如同大河大海这般大时,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呢!”
老族长闻言,那有些浑浊的眼球,一下子就亮了,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
“县令大人,此话当真?”
苏三元点头道:
“不假。”
“大河大海都是机灵孩子,是村里最早开蒙的,这样吧,若是他们能在12岁之前考上童生,我便写一封信,引荐他们去明礼书院读书如何?”
老族长当时就拉着大河大海,给苏三元跪下了:
“谢谢苏大人,谢谢苏大人!”
苏三元连忙拉起了三人:
“使不得使不得,今日我便衣回乡,便没有苏县令,只有苏三元,您是我长辈,我不应受此大礼!”
老族长激动地指着苏三元,对两个重孙儿道:
“你们要跟着敬文和苏大人学习,学学人家怎么做学问的,怎么做人说话的!”
大河大海点了点头,尽管他们是乡下孩子,但也听过明礼书院的大名。
在那里教书的先生,一大半是翰林院退下来的。
进了明礼书院的学生,这么些年来,最差的也中了秀才。
当不了官,但也不算泥腿子了,算是脱胎换骨了!
苏大人真是大好人啊!
这个新回来的小妹妹,也是大好人!
大河大海翻箱倒柜,找出了一点点攒下来的半罐子麦芽糖,想送给棠棠。
棠棠用手指沾了一点点:
“真甜呀!”
“可娘亲说,我不能再吃糖了,不然牙齿要长虫了。”
林婉儿将糖推了回去:
“可不是嘛,棠棠现在不能吃太多糖。”
“以后有口福啦,再找你们要啊!”
两兄弟遗憾又庆幸地把麦芽糖收了回去。
出了老族长家的院子,再往北边走了一会儿,棠棠看到了一个大院子,比村里其他的房子都漂亮。
“喏,这就是咱爷爷奶奶家了咯!”
苏敬承不情不愿地抬脚,进了院子,正准备主动打招呼时,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冲了出来,一手牵着哭个不停的苏青儿,一手指着棠棠骂道:
“就是你这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野种,欺负了我们青儿是吗?”
“啧啧啧,我看你们夫妻俩瞎了眼了,认下了小野种不说,还让她穿金戴银的,那都该是我们青儿的!”
说完,老妇人就伸出了手,试图摘下棠棠头上的鎏金点翠发饰。
苏三元拦在了棠棠面前:
“娘!你这是在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