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带来多大的恩惠,反倒是让百姓在战火中忍受了三年的折磨。三年之中,可以说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我实在不想再看到这种悲剧再上演下去了,所以还是降了吧。有道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投降的话,这场仗就不会再打下去了,双方也都不会再有伤亡。如果继续负隅顽抗的话,这场仗就会变得旷日持久,双方也都会伤亡惨重。一旦战端开启,最倒霉的就是将士和百姓,他们要么妻离子散、无家可归,要么头破血流、家破人亡。所以我意已决,大家都不要再劝了。”
虽然背叛刘璋的人很多,但那些没背叛的人,以及益州当地百姓,还是对刘璋十分拥护和爱戴的。
刘璋虽然看似不务正业、骄奢淫逸,但却一直不愿意与别人开战。
这些年来益州很少发生战乱,百姓也生活得十分惬意。
大家一看刘璋说的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便也都不再说什么了。
随后刘璋回去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又把益州的关防大印找了出来,便跟着手下和诸葛亮的人出了成都城。
刘备听完了诸葛亮的汇报之后,不由对刘璋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各位将军听令!”刘备又高声喊道。
所有将军都跑了过来,在刘备面前站成一排。
“现在命你们速速回去整顿所部兵马,然后随我一起入城!”刘备又十分严肃地命令道。
“诺!”
将军们一齐答应了一声,便纷纷跑回了军营。
法正、孙乾、简雍,并没有自己的部队,所以依然呆在原地。
孙乾一脸坏笑地看着法正,简雍也时不时地抿嘴偷笑。
虽然大家都不明所以,但法正却知道怎么回事。
法正此时已经没有了半点兴奋和畅快,有的只是郁闷和气愤、耻辱和羞臊。
他很想上去踹孙乾和简雍几脚,但是有刘备在跟前,又有这么多人,法正也不好直接发作,只好把胸中一口恶气强自憋在了肚子里。
“刘璋你给老子等着,老子若是不报复你,都是王八犊子!还有那个孙乾,竟然把自己的糗事透露出去,真是罪该万死!还有那个简雍,你自己嘲笑老子也就算了,竟然还跑去跟刘璋说!刘备是派你去说服刘璋开城献降的,你跟他提老子给刘备吮痈的事干嘛?这不是分明想跟老子过不去,怕老子的糗事别人不知道吗?这三个王八蛋,老子要不把你们玩儿死,以后都不叫法正!”法正在心中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