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江东军之中,最难受的人便是鲁肃。
他身为江东的大都督,此番临危受命,是抵御关羽的进攻。
但鲁肃的确是发自内心地惧怕关羽,一见到关羽那副威风凛凛、虎视眈眈的样子,鲁肃便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上次关羽前来叫战,鲁肃吓得两次从马上跌落下来,第二次还晕了过去。
后来他一回忆,第一次跌落下马,身边的几个将军便对他很不友好。
有的人质问他,有的人指责他,有的人扇他耳光,有的人吐他口水,还有的人直接薅他头发。
第二次就更可悲了,他孤零零地一个人昏倒在了地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把他背回去。
曾经有无数次,鲁肃都想去找孙权好好谈一谈,跟他提出辞去大都督的职位。
但他却始终没有这种勇气。
一想到自己的权力、一想到自己的地位、一想到自己的俸禄、一想到自己的尊严,他便实在舍不得放弃。
致仕归乡,人走茶凉。
你在大都督的位置上,有各种各样的好处,大家也都高看你一眼。
一旦你不在大都督的位置上,那就什么好处都没有了,大家也都不会再搭理你了。
为了不丢掉眼前所拥有的一切,鲁肃便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鲁肃也知道,这次自己在全军上下丢尽了脸。
可这能怪自己吗?
自己胆子小,害怕关羽,这个东西是本能的反应,根本不受自己控制啊!
也不知道孙权那边知不知道这边战场上的情况。
但是即便他现在不知道,日后早晚也会知道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孙权让自己抵御关羽守住三郡,而关羽给自己的时间就只有三天。
三天期限一过,如果自己这边不拱手让出三郡,他便会发起进攻。
关羽骁勇善战、天下无敌,江东军又怎是他的对手?
可如果真的拱手交出三郡,又如何跟孙权交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肃也越发地感到坐立不安、寝食难安。
紧接着,孙权的书信便送了过来。
孙权在信中把鲁肃大肆谴责了一番,说他贻误战机、指挥不力,让他赶紧想办法把关羽摆平。
孙权知道鲁肃身体不好,又胆小如鼠,所以他也并没有直接说让鲁肃跟关羽开战。
到底如何行事,孙权觉得还是让鲁肃自己选择。
或者派兵去直接攻打关羽,或者派人去跟关羽谈判,总之要尽快解决荆州的问题。
这一日一大早,鲁肃便把手下的几个将军都叫了过来。
因为明日就是关羽约定的时间了,如果再拿不出一个办法,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几位将军,今日把你们叫来,是想商议一下,我们该如何面对关羽?”鲁肃愁眉苦脸地问道。
鲁肃说完之后,下面的人却都毫无动静。
等了一会儿,依然是没人发言。
鲁肃打眼一看,但见有的人一脸不屑、有的人一脸鄙夷、有的人一脸愤怒、有的人一脸怨怼,也有的人心不在焉、面无表情,就像没听见鲁肃说话一样。
几个将军也知道孙权的回信到了,听鲁肃这么说,大家都感到十分失望。
因为孙权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替换主帅。
鲁肃看实在没人搭理他,只好厚着脸皮说道:“既然大家都不吱声,那我可要点将了!子明啊,说说你的想法吧。”
吕蒙沉吟了一下,说道:“关羽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