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皖随意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凉亭坐下。
“封一,你此番去凉州可查到什么?”
封六闻言立马退下,在小道上望风。
绿珠紧跟其后。
封一不懂怎么突然说到这个了,但还是问道,“陛下让属下调查你们两人如何相识。属下一路调查,始终没有线索,直到封六给我传信,我才一路追查到凉州。
若是属下没有调查错,您是东里府原配白氏之女,东里……”
姜皖打断,“我的身世我已经知晓,不要多说,我想知道你此番调查,可有查到东里家有何不妥?”
封一过一遍他调查到的东西,“有。”
“东里府二小姐东里青关于水稻种植的理论,来源于白氏父亲的手稿,并非像外面宣传的那样,是她师承徐荣得来。
而徐荣当时做到大司农的领头人,也存在疑云,他应当是大司农第一个接见白氏父亲白捷的人。白捷死后,一直表现得平平无奇的徐荣开始高升。”
崔池曾说过,徐荣高升有问题,看来借用了他人的东西,可崔氏竟然知道这事,证明其中有世家的影子。
她曾经也确实见过被贬为庶人的徐荣在街上与东里明拉拉扯扯。
所以是不是可以说明,白捷之死,徐荣高升,背后推手是东里明,或者说是东里公府。
东里青也不是她想象中才高八斗的样子,反而很有其父其师的风范。
一切的关键点在于徐荣。
可这些都是她的想象,需要证实,“封六,下令全城搜捕徐荣。”
“是。”封六转身离开。
姜皖想了想又问,“那时白氏嫁到东里家了吗?”
“嫁了,且刚产下一女。”
“可知为何白捷不去投靠女儿女婿,反而独创大司农?”
封一道,“白捷因醉心农事,与妻子和离,白氏独自与二房长大,不是很喜欢亲父,可以说的上是厌恶。”
先帝那个年代,世家把控朝政,没有世家支持,却敢揭皇榜。
这样的异物,世家不会容忍他,扫清去除才是真理。
“那之后呢?”
“白捷欺君罔上,白氏一族尽诛,但罪不及外嫁女,可白氏仍然是毅然决然的带独女离开,回到凉州。”
封一道,“可惜她因为产后不调,路上奔波,很快身体虚弱而死。死前,与云家主母见面,子女定下婚约。
不足三岁的东里慢再次回到京都,但从未在人前露面。”
原来东里慢与云寻的婚约是白氏定下。
不知白氏与云家主母是何关系,能答应云家嫡子娶和离女。
又突然想到东里慢是死在宫里的。
“东里慢为何要入宫?”
“东里慢好像察觉到了什么,看似打着证明自己能力的旗帜,实则进宫是为了面圣。”说到这里,封一有些迟疑,“她也确实见到了陛下,可她不认识陛下。而陛下又有些……”
姜皖替他说道,“有些目中无人,所以早就忘记了见过东里慢的这号人。”
封一回以尴尬的笑。
看了看日头,又快落山了。
“行了,我大概清楚了。当务之急是先把徐荣找到,东里府那边也不可懈怠,派人监视着。”
“是。”
……
之后两天,以东里明为首的官员都上了一两封参姜皖的折子。
雪花一样的折子堆在东厢房,随便翻开一本都是在骂姜皖的。
姜皖是什么好脾气吗?
上折子的人,一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