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苏一行人差点被挤成肉饼。
终于被人群挤着,找到了自己的卧铺。
回海市的时间比较长,陆景川选择了四张卧铺的票。但是也只能买到硬卧,这个时候的软卧是给外宾或者公职人员留的。
这趟去海市的列车,一侧是上下两个床,所以他们四人正好占满一个隔间。隔间的对面是一排座位。
陆景川接过大家的行李,把它们都安置好,白苏苏和陆景川睡在下铺,两个半大孩子睡在上铺。
随后白苏苏观察着这个列车。
车厢内挤满了要去四面八方的旅客,他们有的携带着简单的行李,有的怀抱着孩子,脸上都写满了对旅途的期待。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气息,从热腾腾的食物到混合了汗水和尘土的味道,这一切都构成了这个时代独特的记忆。
不仅如此,车厢里还混杂着各种牲畜。
在七十年代,牲畜还是允许上火车的,白苏苏看到车厢的尽头,放着几个笼子鸡鸭鹅等家禽在笼子里咯咯嗒嗒地叫着。这也是现在火车上常见的景象。
尽管车厢内的环境和条件远不如现代火车舒适,但这时候的人们对于外出的热情丝毫不减,毕竟出一趟远门也不容易。
火车正沿着既定的轨道缓缓前行。然而雨势并未减小。
这场大暴雨来势汹汹,雨点打在车窗上,发出密集的哒哒声,仿佛无数小鼓在急促地敲打。
火车上的乘客们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吵论,有人紧张地望着窗外,车厢内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乘客们的谈话声和雨点撞击车体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
火车司机和工作人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启动了应急预案。他们必须保持冷静,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列车的侧面是有窗户的,窗户下是一个可以收放的小桌子,把桌子放下来,拿出一个水杯放在上面,上面还印着为人民服务。
陆悠悠和陆子衿乖巧的坐在下铺的床上,衣服淋了些雨,有些潮湿。
“陆景川,你看这雨,并没有要停的意思。”白苏苏望着窗外。
“可能是暴雨,些许出了西市就不下了。”陆景川安慰几人。
“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