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几天不见放晴。
纵然是光天白日,关上了门,也得点两支牛油大烛才好照亮屋子。楚攸行正襟危坐在中堂,食指微曲,轻轻叩击着面前一叠盖了鲜红官印的文书,轻声细语中,透着千钧之力:“后天是卫所招兵的日子。年满14周岁的都可以去。户籍纸我已经给你们做好了,谁愿意去,就举手。”
早就很久之前,就说过要带他们进卫所,当军户。可真正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不少少年还是犹豫了。
他们已经习惯了红石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静生活,也很珍惜,杨昊最先开口:“如果我们去了卫所,是不是以后都不能回来了?”
小豪紧跟在后面:“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家了?”
楚攸行说:“谁跟你们说的?我在卫所里当差,难道就没有回家么?只要不是打仗的时候,节假日,休沐日,都是一样可以回家的。另外还有军饷。别的地方我不敢保证,洪山县卫所这边,军饷还是很及时发放的。相当于给家里减轻了许多负担。”
这么说,少年们脸上都是神色一松。罗秋田嘴角上扬,有了笑模样:“有军饷诶。那是真好。还可以学本事。我愿意去。”
把一张文书递给他,楚攸行教他在空白处签名画押。罗秋田开了头,比他年纪大的小豪也跟着画押了,老四也画了。叶一骏说:“我也要一张。”
楚攸行道:“你和老五脑瓜子最灵光,不许去,回头进村学正经念书。”
老五,就是杨昊,他本来已经伸手去拿空白文书了,听见楚攸行这话,人愣住,手停在半空。他的身边,叶一骏已惊讶地问出声来:“两个人进村学?那得多贵啊!我听说,光是拜师束脩就得没每人三两银子呢!”
楚攸行道:“这点钱我们家还是出得起。之前之所以不急着让你们去,是想要看看你们当中谁是读书苗子。现在看出来了,再省这点钱,就对不起你们的天赋了。这件事一会儿我们再细说,现在,还有谁想要跟我去卫所的吗?”
没有人了,老四年纪够了,但他说:“我个头矮,功夫也学得不到家。平日扎马步都扎不过老五老六他们,不是行伍打仗的料子。一下子少了许多人,家里的田地也弄不开了,倒不如我留下种地。过了年之后,还得修葺池塘,养水开荒呢。”
见他思虑周全了,家里人都尊重他的意见。余下的人还不到年纪,就继续在家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