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铺子和住房需要搬搬抬抬的力工,等等信息。
南市杂货铺原本是为了流量,为了更多地招揽客人,才在百姓们集中居住的南北市,收集到各种各样的用工消息,方便大家接活多个贴补。
最开始时,利用伙计们到处收集信息,或是由进店的客人提供,周围的铺子需要进货运货需要力工,也会来铺子说一声,由铺子在外头贴个告示,帮着招揽做活之人。
此举一出,果然吸引了南北市的住户,总会不约来同来此地看上一眼,想找活做。来都来了,也会进店选一二样日常生活用品,如此店内的销量直接上升,暴涨几番。
后来名声传出去了,只要是想找劳力的,都会来店里说一声,由店里在外头贴个告示。
也不是没有人在别的地方张贴这种用工告示,但别的地方没有杂货铺把关,活是不是真的,工钱能不能如实发放,没人敢保证。普通百姓又胳膊拧不过大腿,辛苦干活拿不到工钱的也多的是。
于是大伙更爱来南市杂货铺来看告示。
放心。
这南市杂货铺就慢慢地成了一种中人的角色。找力工的需要杂货铺帮着担保,来接活的人不是偷奸耍滑的,而接活做的百姓也放心,有杂货铺帮他们看着,这活就能接活干完不会出现领不到工钱的情况。
于是南市杂货铺,经营得越发红火,卖的货物不起眼,但每月的流水不输给东市的奇宠店。
连外地的客商进京,也爱来店里打听京城各处的情况。普通老百姓更是爱来此地看告示。名声便由此传开了去。
现在店里都不用四下找人去寻各种消息,每天都有人送不同的消息过来,当然也不止派活找活的信息。赵广渊想要的关系网情报网,在他的无意插枊下,越来越密。
由南市杂货铺形成的新的供应关系也在南市形成。比如又多了几家茶馆,客栈,食铺,连首饰铺典当行成衣铺牙人馆这种精贵店都在南市开起铺子。
“关注咱们店的人鱼龙混杂,还是需要保证店里伙计和货物的安全,早晚还要多派人留店看守,保证安全。”
“王爷放心。现在漏夜都有人跑来看告示,打更的每晚要路过咱们铺子好几次,肖小都不敢靠近。咱们店每夜都留好几人看守。”
赵广渊点头,表示满意。为免别人打探他的消息,并未多留。很快就带着提了各种货物的曹厝出了铺子。
张小北捏着二两银子打赏,笑眯眯地站在店门口扬手,“欢迎贵客下次再来!贵客慢走。”
蒋贞见他这样,轻拍了一记他的脑袋,“你平时月钱拿不少吧,做这副钻钱眼的样子!”
张小北朝他嘿嘿笑了笑,把二两银子小心地揣进怀里,“谁还嫌银子咬手不成。还是咱们东家大方,从不拖欠我们月钱不说,还多劳多得,小的得掌柜的关照,一月拿别人好几月的工钱,家里日子都过得好,我弟弟也能送去私塾认几个字了。”
“你就不想读书?不羡慕你弟?”
“不想。小的不是那块料,就想跟着掌柜,跟着咱东家,希望东家以后生意越发做得大,小的也能跟在后面多赚几年钱。”
“不想自己当老板?”
“不想。小的自己知道自己是哪块料,那老板是那么好当的?咱老百姓能跟着东家吃个饱饭,就谢天谢地了,可不想在贵人堆里打滚受挫。”
“你小子,倒是想得明白。”
“嘿嘿。”
“嘿个屁嘿,还不滚去干活!其他伙计忙得分身乏术,你倒嫌银子咬手在这里偷懒。”见他要往店里跑,又叮嘱他,“方才来的那位是东家的贵客,下次再来,就当他是咱自己人,不可无理。也别把他的言行透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