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院却是大齐重要的储才选才部门,殿选进士后要考庶吉士,庶吉士进翰林院深造,再入内阁。
素有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翰林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翰林院除了一个掌院学士,还有侍读、侍讲学士,又有五经博士、典籍、侍书等人,但这些人品级低,要拨上来当掌院学士是不能够的。
“都哑了!”至正帝重重哼了声。
众人一凛,太子见没人出声,有意炫一炫自己的存在感,“回父皇,按前朝例,若掌院学士无合适人选,可由王公或内阁大学士兼任,皇祖父一朝,也有以各部尚书和侍郎兼任的。”
王公?御书房今天倒是来了好几位亲王,除了皇上的几位皇子,还有一位齐亲王。
但齐亲王不想沾手政事,他那些兄弟,就他硕果仅存,他吃饱了撑的,好日子不过,跑去卷旋涡?遂老实在在站在那里,不出声也不发表意见。
王公里面有没有合适的,至正帝估计是盘算过的,估计是不打算从王公里找人,至于内阁?
至正帝往下扫了一圈,目光落在蒋项身上又很快移开。
蒋项只当看不见他投来的眼神,神情在在站在那里。小事至正帝不会问他,大事至正帝不会听他的。
“越王,你来说说,若是从内阁中选,你属意何人?”
赵广渊攥了攥拳头,内阁他与蒋项最为亲厚,现在他那好父皇当着众人的面问他属意何人?他说属意蒋项,还真的能让蒋项兼任这个掌院学士?
那时候蒋项时不时到他面前晃荡,他怕不是要和蒋项相看两厌。
“回皇上,儿臣认为内阁不适合兼任这个位置。”
“哦?这是何意?”至正帝有些意外。
御书房的人也都齐齐看向赵广渊。大齐数朝都有内阁学士兼任掌院学士的事,现在越王说不合适?
有胆。也不怕得罪内阁。
“我朝翰林院和内阁,不论官员官职高低,无一有地方施政经验,在参政议政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故儿臣建议,从各部尚书和侍郎中挑选一位兼任。”
各王朝的兴衰史赵广渊泡在现代的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但他并不想过多解释。
众人一听,猛吸一口凉气,嘶!越王你是真有胆啊。
你这是无嗣,所以不怕王爵一任而斩,故而大放厥词吧,不怕内阁几个阁老把你生吃了?
敢说他们没地方施政经验,明晃晃地嫌弃,这是没看到几位阁老对你怒目相向了吗。
蒋项也有些意外赵广渊的话。
至正帝也是愣了愣。
从来没有人说内阁没有地方施政经验,这是一大弊端。大齐内阁均由翰林院充入,自立朝以来,皆无地方施政经历。
“越王所说的弊端,弊在何处?”至正帝面色严肃问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皇上圣明,便只当儿臣随口说说便是。”
这能是随口说说?
你把内阁的人都得罪完了,现在却说只是随口说的?但赵广渊闭口不言,大家也拿他没有办法。
但蒋项却忍着被同僚排挤的危险,替越王说了一句:“越王一言,如雷灌顶,臣细细想来,越王所说不无道理,掌院学士一职干系重大,若定要选人兼任,可从各部尚书和侍郎中择其一位。”
蒋项话落,内阁众人又对他怒目相向起来。以为谁不知道越王是你学生一样,就这么捧他?
不在地方施政怎么了,影响他们参政议政了?影响他们做决策了?还是说过去他们的建言决策都有错?
至正帝不置可否,又问赵广渊,“六部中,越王可是有了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