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很高的官员又不实际管事,真正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反而是“差遣”。所以,宋代的官分为散官、职官、差遣等几类。
而宋代的官员工资发放标准就是以散官高低而定,所以这个散官,你说不重要吧,大伙又都很想要。
现在赵与芮改制,目前只在建康实行。
军中没有散官,全部只有品级和差遣实职。
军中差遣为伍长的,定从九品武官。
哇,现场很多人差点跳起来。
因为南宋武官品阶很重要,以前伍长那够从九品。
现在伍长直接定为从九品。
并且每满五年,可以升品,就是你干伍长五年,但是你没升差遣,没升到副都头,没事,给你升正九品。(因为月钱根据你以后的品阶来的)
可以说,南宋以后十人伍长就是官了。
这对低层军将们来说,极有诱惑力,现场伍长级的是非常激动啊。
以后也能称一声武官了。
副都头为从七品,都头为正七品。
这下都头们也激动了,因为以前七品武官在南宋就算中高级官员,还能当大军当领导了。
营指挥为正六品,副指挥从六品。
正将正五品,副将从五品。
统制正三品,副统制从三品。
都指挥使正二品,副都指挥使从二品。
“月钱待遇按品阶发放,不按差遣。”前面大嗓门还在大叫,
“从九品月钱五贯,在职田一亩。”
“正九品月钱八贯,在职田二亩。”
“正七品月钱二十一贯,在职田五亩---”
“正五品,月钱五十贯,在职田十亩,春绢四匹,冬绢五匹--”
“正三品,月钱一百贯,在职田三十亩,绢丝棉各十匹,年粮二十石。”
“正二品,月钱两百贯,在职田五十亩,绢、丝、棉、绸各三十匹,年粮五十石。”
整个看下来,中下层军官待遇小涨,中上层军官的钱和以前差不多,但有了在职田和粮,也等于大涨,毕竟现在田很贵。
大嗓门还没报完,现场有人突然跪下:“陛下圣明,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顿时现场纷纷跪倒,狂呼万岁。
人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得支持谁。
新皇帝即位,立刻大幅提高众武官的待遇和尊严,大伙能不支持吗?
但后面还在念。
待遇高了,但要求也高了,从后天起,江南都司将集合训练,所有都头以上,和部分兵马先练三个月,然后是都头和伍长,加部份兵马再练半年,接着就是操练全军,至于怎么练,当然到时就知道了。
如果吃不了苦的,随时可以提出退出回家。
练,有人直接大叫,四周一片呼应。
等最后散去时,大伙赶紧又跑到四周张贴的公告上看。
因为现场人多,可能有人听不清楚,但公告上写的很清楚。
公告还写明了,不管什么品阶,只要没犯错,都可以五年一升,战场上立功,可以提前晋升。
品阶升了,待遇自然就上去了。
然后又说,当兵是十年退役,或满三十五岁,军官都头以下是四十五岁。
都头以上是五十五岁。
在军中时,五亩及以下不用交税,五亩以上交一成,正三品三十亩以上,交两成税给朝廷。
到退役时,每名军官拿一笔自己当年月钱十倍的钱,退出现役,在职田上交朝廷。
比如普通伍长,退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