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22章 标准化生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章 标准化生产(2 / 3)

后来神臂弓降到一石四斗,省力了很多,不需要脚踏就能站着装箭,便取消了干镫。

现在干镫只有在强弩上面还保持。

普通的强弩箭,长约(08-9公尺)左右,神臂弓的箭,只有七八寸。

赵与芮问,到底是七还是八?

刘福挠扰头,因为之前确实无所谓,七寸八寸都能用。

“统一标准,七就是七,八就是八,如果射程力量差不多,七寸箭小,可以带的更多,那就造七寸的。”

神臂弓射程在一百步左右,赵与芮认为已经相当厉害,用七寸的箭就足够。

看到神臂弓的使用后,赵与芮才知道为什么叫弓。

它的结构装置像弩,但因为是和弓一样,竖着用的,所以叫弓。

古代横着水平端的叫弩,竖起来的叫弓。

神臂弓结构像弩,但拉弓时和普通步弓一样,要竖着拉,且没有板机,所以叫神臂弓。

此时赵与芮发现现场造弓时,基本都是一个工匠带几个徒弟造一具,各造各的。

这就可能标准都不一样,速度也慢。

“造弓方法也要改。”赵与芮这时道。

按神臂弓零件,和工匠们擅长的部位分组,一组造弓身,一组造弰等等,弓身也好,弰也好,所有零件统一标准,然后可以随意组装。

某零件,用铁料多少,用木料多少,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不能少。

长多少,宽多少,厚多少,也是严格按标准来。

这样造好后,各零件拼凑,立刻能组成一把神臂弓。

将来在战场上坏了某零件,只要更换即可。

“每部件确定用料和尺寸,不能多不能少,这样造出来的神臂弓,都是一模一样。”

“弓身的长度,重量,厚度,要相差无已,造的越精准,越要奖励。”

“神臂弓都要编号,不能遗漏,以编号确定工匠,造的不好,追工匠们的责任。”

皇帝一一述说,四周官员们脸色严肃的记在心里。

事后证明,换了皇帝这种打造方式,效率确实有质的提升,同样数量的工匠下,每月可以打造两百五十具,并且学徒人数大大减少。

此时强弩要求少,又新加工匠,临安府每月产量能达到三百具左右。

京师这边基本只有部份济州岛和临安附近的工匠在这边集合,按赵与芮要求,全国各路的匠作局,以后月产都要超过这个数。

因为京师这边主要打造火器,步人甲,神臂弓还是次要的。

赵与芮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达到全国月造神臂弓五千具以上。

下午时,赵与芮换了身常服,带着牛宝、曹友闻、胡松和一队皇城司卫队,前往城北钱湖门附近。

钱湖门那边有很多前禁军驻地,包括原殿前司中军,牙兵寨,步兵司衙门,虎翼营、架子营

教骏营等都在这边。

现在步兵司衙门和牙兵寨、殿前司中军大营等已经改为大宋天子亲卫集训营,隔壁就是骐骥院。

骐骥院是养马的地方,用的都是济州和西夏的优质战马。

以前这边的马用来赏给王公大臣们,还有用在驿站,现在专门用在驿站和集训用,王公大臣赏马的事已经不会再有。

集训营占地面积比较大,由以前三个营房改建,分操场和教室两部。

赵与芮从南面操场进去,操场上到处都是一队队的兵马在训练。

这里训练相当严格,最低也是半年才能毕业,有些人会被训练九个月以上,然后经过挑选之后,充到全国各地为基层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