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462章 窝阔台的决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2章 窝阔台的决择(2 / 4)

好在宋军先打下了清源县,以清源县为大本营,切断了太原和寿阳的水上交通。

打山西必取太原,此时宋军各将云集,正在商讨攻打太原之事。

但山西这边归蒙古比较晚,所以投降的很多,宋军一路也收到不少降军。

比如张俊,贺顺守,刘全、王旻、王鉴、扈世达,胡显,李庭玉李忽兰吉等。

现场也是诸将云集,很多都是在历史留名的良将。

窝阔台也知道太原的重要性,先派心腹斡陈那颜驻守。

这样宋军最后来到清源县城附近汇合时,加上降军,总数还有近二十万。

宋军来自四面八方,有陕西,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各地驻军,主要是河南和荆湖一带的宋军为主。

蒙军在太原有四万人马,忻州二万,寿阳二万,三地呈三角形势,相为倚援。

宋军只要打破这三地,就能和河北宋军连成一线,进一步压缩蒙军的生存空间,逼他们退回草原。

战场上目前负责的最高主将是王坚,副手是刘整和汪世显。

外城城墙高约三丈,这在蒙古人眼里是绝对高大的城墙,和欧洲的一两丈的城墙高度明显高出一大截,在整个山西河北地区,太原城也算比较高的。

蒙军在太原人马不多,也就四五万,但太原城出名的易守难攻,还有各种马面墙,女墙,子城,月城,鹊台,设施非常完善,这在南宋京城临安都是没有的。

为防城头宋军被敌军弓箭射击,宋廷又在城墙上修了“鹊台”。

这天宋军各部齐齐来到中军大帐议事。

但这三地也是山西最难攻打的几個地方之一,三地都有护城河。

太原自古就是坚城,北宋初年,朝廷知道太原是西北边防重地,大将潘美扩展唐明镇到太原城,开壕引水,最先在城东建了护城河,之后宋廷略次加巩,把护城河沿着太原城绕了一圈,没有设桥,并采用了吊桥设计,并以吊桥前方为中心又设计了月城。

太原城就不说了,忻州建在滹沱河的分支上面,寿阳在黑水河边。

三座县州都有护城河为天然屏障,寿阳的船还能直接开到太原边上。

王坚也是两套战术,一是强攻,但必然死伤会比较重,二是和河北的余玠学习,先扫荡所有能打的,全部占下,然后围而不攻,耗蒙军的粮。

有将领最近有点飘了,因为宋军有汽油弹,所向披靡,蒙军也到处望风而降,忍不住道:“有啥难攻的,打个小小太原,死不了多少人吧?”意思就是强攻。

汪世显立刻道:“太原不一样,城防相当多,咱们的汽油弹也不好使。”

太原城有专门防箭的“鹊台”,同样可以防火烧。

关键前面护城河挺宽的,要是填河,得需要大量民夫和劳力,前期就是个浩大的工程。

金国当年可以驱北宋百姓干这事,宋军现在强攻的话,可能也得驱使当地百姓,这事不得人心,能不干,王坚当然不想干比较好。

“城中守将是谁,能招降吗?”汪世显想问问是不是汉人。

“斡陈那颜,是铁木真小舅子,窝阔台的心腹。”王坚道:“当年好像就是他毒死的拖雷。”

“他是窝阔台死忠,肯定不会降的。”

守将是蒙古人,且是宗王,基本不可能降的。

接着众人七嘴八舌,都在议论如何攻打太原城,各种献计。

见众人在议论,王坚和刘整却没有说话。

王坚注视着沙盘,脑子里在想着皇帝带来的话。

赵与芮让他们耐心的打仗,不要急着立功,也尽量不要犯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