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在院外的楚玉面无表情,叶玄感却是唇角抽动。
“这姜三小姐可真敢说,她知道自己面前那位是谁吗?就敢胡乱答应?”
姜荷的话似乎取悦了老者,那张布满沟壑的脸上瞬间爬上笑容。
“是你亲口答应的,可不许反悔。”
“不反悔,不过你要好好的,等着你的儿子回来看你。”
姜荷继续忽悠着老者,反正他又不认识她,出了这法云寺,以后都不可能再见面,现在就让老人家高兴高兴。阿弥陀佛,她也算是日行一善了。
“好,好,好!”
老者一连说了三个好字,转身就走。
上台阶时,姜荷要去扶他。
老者一挥手:
“不用了,朕,咳咳咳,我走了。”
姜荷见他腿不抖了,利落地上了台阶。想着许是心情好,身体也硬朗了,便只站着,目送着他走出院门。
午休过后,三人坐着来时的马车准备回去。
卖油饼的老汉见了姜荷,忙跑上去,跪地就拜:
“多谢恩人,多谢恩人!”
姜荷忙扶起老汉。
“老人家,快起来。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不是折煞我吗?”
“今日多亏了小姐,我也没什么可谢你的,这几个油饼,小姐如果不嫌弃,就拿着路上吃。”
姜荷接过用油纸包裹的温热油饼,胸口暖暖的。
“谢谢老伯。”
老汉见她收了自己的油饼,满心欢喜。
马车离开法云寺,刚走了约莫一里地的样子,便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追上。
“车上坐得可是卫小公爷?”
卫羡之听这声音熟悉,一时又想不起是谁,便掀开车帘一角去看。
原来是昌平侯府李侯爷的胞弟李天赐。
要说李天赐与卫羡之这两人,那可是不对付。
这李天赐是李老侯爷年满花甲、侯夫人四十多岁时生的,所以取名天赐。
当时,京城官宦世家都私下取笑这侯老夫人是老蚌生珠。可想而知,侯府上下把李天赐宠成了什么模样,妥妥一枚混世魔王。
成日与一些京中官宦世家的公子哥混在一起,不是打马遛街,就是花天酒地。
要说这李天赐是京中二世祖的代表,这卫羡之则是世家中的一股清流。
卫羡之不但长得人如冠玉,还刻苦上进,不靠家族庇荫,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举人。
明年春闱,他也是要下场的。如果考上了进士,那他就是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科考的世家子弟。
是以,京城中的世家大家,教育子女,老爱拿卫羡之出来做比较。
“原来是李公子。挡住我的马车,这是要干什么?”
“小公爷,听说你车里有抓到偷儿的美人儿,让人出来,给咱哥几个开开眼界。”
李天赐流里流气地说完,身边几人还起哄怪叫。
“非礼勿视,卫公子也是读书人,满口污言秽语,这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让开,别挡道。”
卫羡之说完,放下车帘,吩咐车夫驾车离开。
“哎,小公爷别走呀!你怎么这么小气,我们哥几个就想看一眼美人。”
李天赐高坐马背横在路中,挡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