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3 / 6)

也远远没有到吃人的地步。】

【唐太宗李世民:四舅姥爷,玉璧之战前后历时不过两月,粮草充足,全无匮乏之忧,自是犯不着吃人。】

【北周武帝宇文邕:孝宽乃是我大周战神,能用区区两个月击退敌军,歼灭敌人七万,甚至连高欢都因谣诼纷纭,郁郁而终,这是他的本事所在。张巡若有此等战力,也可以用两个月解决掉战事,而不是拖到非得吃人不可,可见其军事才能之低劣。】

【北周武帝宇文邕:等等,你叫朕什么?你是朕的外孙?】

贞观位面,李世民看见这句话,眸中掠过一丝怀念的光。

倒不是怀念宇文邕,毕竟他也没见过这位舅姥爷。

而是想到,母后小时候就生活在北周帝宫中,由宇文邕亲自抚养教导,视若亲女,待如珍璧,也许这一刻就坐在宇文邕旁边观看。

您是这世上最好的母亲。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旧很想念您……

他闭上眼,没有再说话。

另一边,宇文邕许久得不到回复,只得将满心疑问放到一边。

仔细想想,这个疑似自己外孙的人,说得确实有些道理呢。

管中窥豹,难见全斑,张巡之事究竟有何因果缘由,还需深入了解一番,再下结论。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兵仙韩信:我觉得吃人之事,主要责任不在张巡。睢阳在本朝属于砀郡,乃是无险可守的中原腹地,四战之地,援军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长驱直入,救城于水火。如非有人从中故意作梗,何至于落到这等孤立无援的绝境。】

【岭南圣母冼英:按照我们消灭侯景的经验,扬州、江州方向如能派一支水师过江支援睢阳,纵然不能解围,支援一些粮草总能做到的。】

【豫州刺史祖逖:本朝收复豫州也是同样的路线,就是不知为什么没人支援张巡了。】

【隋文帝杨坚:可能是因为睢阳是王气盘踞之地,所以不敢轻易进兵,本朝盛传,五百年后睢阳当有天子兴,朕正在考虑给此地改个名。】

后世观众扶额,陛下快别折腾了,就是你改的名,兜兜转转送了人家一个国号。

这什么大冤种jpg

睢阳出天子,此则预言流传甚广。

这位天子就是赵匡胤。

杨坚在开皇十六年,将睢阳改名为「宋州」,后来,赵匡胤担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以「宋」为国号。

【商王后妇好:吃人又如何,人本来就是最好的食物祭品。我们大商每次出征或战胜归来都要杀一批俘虏和贵族,洒满朱砂,进行人祭,随后烹煮吃肉,孤还经常担任祭祀主持者呢。】

万朝观众:???

什么叫做文化差异,这就是了。

殷商王朝的人祭人殉文化给后世文明社会,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冲击!

……

【庐陵太守欧阳修:各位有所不知,张巡是穷途末路,不得已而为之。】

【庐陵太守欧阳修:请诸君看一看我写的《新唐书 张巡传》全文:张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

片刻后。

观众看完欧阳修的文章,了解到事情始末,不禁喟然长叹。

【梨洲先生黄宗羲: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所以,张巡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高皇后吕雉:张巡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擅长征战沙场,而且军纪严明,虽然睢阳城中的人知必死,莫有叛者,实属难得。】

【河东君柳如是:以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