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犇回到楼家,王延姬有些惊讶,她以为楼犇至少要下午才会回来,却没想到这还没到晌午便回来了。
“夫君,可还顺利?”王延姬温声问道。
楼犇握住王延姬的手摇摇头道:“尚未确定。”
“是因为大伯吗?”王延姬抿嘴问道。
“不,是太子。”楼犇拿出太子给的小木盒,道:“结果如何,都在这个盒子里,我想与夫人一起看。”
“这么小的盒子能放什么?”王延姬拿起小木盒,比想象中还要轻,好似空无一物,心里不由凉了半截。
“看看就知道了。”楼犇淡然道,其实他心里已有七八分把握太子会起用他,只是在没有确定之前他都不会说,他不想让自己夫人再担忧失望。
楼犇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巴掌大的、方方正正的小册子。
“这个册子…这是什么材质?”王延姬望着那个并不好看泛黄册子,疑惑道。
楼犇无法回答,轻轻翻来册子,只见里面每一页都写满了指甲大小的字,每一页都是楼家的辛秘!
“这…太子殿下这是…”王延姬握住楼犇的手,难以平静。
“取而代之。”楼犇摩挲着小册子上的字,平静道,若细看便会发现,他的眼睛亮的惊人。
“可,太子向来敬重大伯,怎会突然?”王延姬虽很替楼犇高兴,但却仍心存疑虑。
“无论原因为何,太子将这个册子给我,便是下了决心。若我不能取而代之,便会有人将我取而代之。”
“那,夫君可有把握?”王延姬问道,心里却不担心,她相信只要太子肯给她夫君机会,以他夫君的能力,定能将整个楼家都纳入囊中。
“我等这个机会,久矣,必须能。”楼犇道。
“恭喜夫君得偿所愿。”王延姬环住楼犇,轻声道。
楼犇抱紧自己的夫人,久久不语。
半响,夫妻二人平静下来,王延姬对那个小册子的材质十分感兴趣。
“夫君,这小册子是什么材质制作的?看着也不像布,又轻又薄又韧,着墨性也好,这可比竹简好多了。”
“此物,我亦从未见过。”楼犇道,他素来喜爱四处游历,自认为也算见多识广,可这个册子的材质确实是他未曾见过的,太子远比他以为的还要深不可测。
“如此稀罕的东西,太子殿下便这么给了夫君?莫不是有什么深意?”王延姬道。
“此物若是能够大批量推广开来,定是一项大功德。”楼犇道。
“夫君的意思是,这是太子殿下给夫君名正言顺踏入朝堂的契机?”王延姬问道。
“八-九不离十。”楼犇摸索着那个小册子,颇有些爱不释手,虽然看起来不够美观,可对他而言,却胜过世上最好的玉珏。
“可太子殿下并未告知此物的来源及做法。”王延姬有些忧心,虽然她不曾与太子有过什么交集,可太子给她的感觉依然很颠覆。
“太子殿下是在等我交投名状。”楼犇道。
“太子殿下究竟想做什么?”王延姬自认不是个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的无知妇孺,可却着实有些看不透太子所为。
“文修君犯下大错,王家也接连犯事,太子不会再保;宣氏虽已在太子掌控之下,却没什么出息子弟。太子本就势微,他需要扶持一个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家族。”
“所以太子选了楼家。”王延姬了然。
“楼家因太子师而得势,在他人看来楼家本就是太子一脉,可我们那大伯私心太重,总想着作壁上观、明哲保身。殊不知,他这种墙头草的态度,彻底失了太子的信任。君恩难测,不肝脑涂地,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