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尚的案子判决之后,梁家便也暂时沉寂了下去,除了在京中谋职的子弟,其他族人多数都在族里的安排下陆续返回祖籍,给人一种元气大伤甚至避祸的感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此事的确给梁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要说动摇根基那绝对是夸张了,就如江澄所说,不过是一两个不成器的子弟,算不得什么大事,将梁老太和梁遐母子除名便是了。
经此一役,梁家反而更加懂得去约束和培养子弟,此时的沉寂,不过是韬光养晦,为了更长远的以后罢了。
在梁家人大举回乡之前,梁家族老和袁家家主都有私下接触过太子,虽说远达不到投靠的程度,却也是表了感激之意,并达成了一些默契。对江澄而言,这便足够了,有了这些默契,他行事便方便多了。
这些世家都是些百年老狐狸,素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一个没什么成就、还不一定坐得稳的光头太子还不值得他们倾族押宝。待他日后手中掌握的再多些,地位再稳固些,这些人自然而然就会投奔而来了,一切不过是互惠互利罢了。
他现在志在必得的是楼家,楼犇本身有本事,加上造纸这一大功绩,已然在朝中崭露头角。楼家也是望族,人丁不少,家族之间的联姻让人脉更盘根错节,这也是世族屹立不倒的一大原因。
楼太傅虽说是楼家家主,却不代表他能掌握楼家的所有,哪个家族内力也不会是什么铁板一块。有他这个太子在背后撑着,楼犇很快便已经吃下了楼家的大半势力,毕竟一个年轻有为的家主可比老迈狭隘的家主更有利于家族的兴旺。
楼犇楼垚两兄弟的妻房也都不是小门小户,不说代表的家族势力,便是其本身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而楼家大房的女眷便很是不够看了。
楼家的事已在掌握,接下来便是储妃孙氏了。自打孙氏被软禁,江澄便再未去见过她,毕竟他不是原本的太子,对孙氏没有多年夫妻的滤镜加持,对孙氏他是不喜的。且这事既然皇帝皇后知晓了,自然不必他这小辈动手,若不是因为梁尚之死,孙氏早已被废了。
孙氏被软禁在自己的院子里,虽然寸步难行,但却不是与世隔绝,曲泠君杀夫一案闹得沸沸扬扬,她也是知晓的。当知晓曲泠君干干净净地脱了罪,还是太子亲自去办的,心中更是恨毒了。孙氏吵着要见太子,被劝阻不得后,竟是做出了持刀伤人的事,险些真的让她跑出来。
此事惊动了皇后与皇帝,皇帝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封锁了消息,又加派了人手严加看管。皇后也不再包容,宣了孙家老太太和孙氏的阿母进宫,斥责一通后,让她们前去劝诫孙氏。
可孙氏却是油盐不进,或许在孙氏看来,她的夫君、她的家人都背叛了她,所有人都对不起她,却从来没想过自己做的事又是多么可怕、多么让人寒心。
饶是皇帝皇后再禁言,宫中还是传出了储妃疯癫的流言,甚至还想借机攀扯更多,只是被狠狠压下未能成行,也不知这流言是何人手笔。
另一边,曲泠君也要离京了。
虞弯弯便邀了程少商一起相送。曲泠君看着消瘦了些,人却很精神,孩子也都待在自己身边,看来过得并不差。也是,没了家暴的丈夫和刻薄的婆婆,又衣食无忧,她的日子日子只会更好。
“泠君阿姊,此去山长水远,我们日后怕是见面都难了。”虞弯弯还是有些感伤,她素来最不喜欢的就是别离,哪怕她与曲泠君算不上深交。
“待我孝期过了,每年都会回来省亲的,到时便可再见了。只是,若妹妹婚期早定,我怕是赶不上了。”曲泠君也有些伤感。
“阿姊便不打算再嫁了吗?他对你又不好……”虞弯弯避开两个孩子,悄声问道。出了这样的事,梁家真的能没有芥蒂的对待曲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