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别的方法,吴晓晓倒不是完全没有头绪,毕竟她之前高考也是考过化学的。但是高考的那一点儿化学,到了这会儿还真是不够看。吴晓晓只知道化工之中有很多不同的萃取方法,但更具体的,她就不明白了。
不明白的就去学,吴晓晓这段时间又成了图书馆的常客。
在她这段苦读的时间,也还是有些别的好消息传来。
王淮最后出的分数和他估计得不相上下,暨南大学第一年恢复,虽然学校有名,但是很多人不明就里,对学校和专业不熟悉,报考的人相对没那么多,分数线比王淮的分数还低了不少。分数线一出,他录取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没多久,通知书也到手了。
拿到了通知书,王淮很开心地立刻就来给吴晓晓报喜,他的二叔二婶也是给吴晓晓包了一个大红包。吴晓晓实在推辞不了,
只好收下了。
“阿姨您太客气了,之前我给王淮补习,是收了费的呀。”
“那不一样。那时候你给他补习付出劳动,收费是应该的。这个是因为王淮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都特别高兴,也是感谢你对他的事情这么上心。”
陈思语对丈夫的侄子考上了大学这件事情也是喜不自禁。虽然没能考在京城,但是家里面都说暨南是相当不错的大学,而且听说这次新建的经济系还请了国外回来的教授坐镇。小叔子这个分数在京城,只能上一所普通的大学,可是到了广州,却是大不一样了。
王淮心里面嘀咕着,才没有很上心呢,明明很多时候就是让自己看书学习,她也就是在一边看书学习,只有不会的题目才给他讲一讲。但他心里面也知道,如果不是吴晓晓,他肯定是考上不大学的。
而且,虽然吴晓晓好像只是让他自己拿着题目去做,给他讲讲题目,但是那些题目和要点,都是吴晓晓特别总结的,更不要说就他自己来说,似乎也是更适应这样自己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他一个人在底下老实坐着,上面老师呱啦呱啦讲上一个小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