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倒真是像当时那老乡来跟他说的一样,非常漂亮。不过这漂亮的面孔,并不及她脸上的自信那样,好像发着光一般让人移不开眼。
他少不得心理阴暗地觉得吴晓晓大约也是凭着一张漂亮脸蛋才能在这个文章上挂了一作的位置,这种事情,反正什么时候都是屡见不鲜的。听到一边的外国佬赞叹一般的说着:“吴,你真是位迷人的女性,你的见解比你的容貌更加迷人。”
他也不禁在心里面摇头,这些外国佬还不是凭着外表看人?他又去看吴晓晓的反应。外国人夸奖起人来总是直接又夸张,他自己刚刚到国外的时候也很经常会惊讶到,以为自己多受欢迎,不过后来就不会这么自作多情了。
吴晓晓对于这样直白的赞叹只是一笑:“下午有我们和德州农业大学的比尔,汉斯特两位研究员的一场小型的学术讨论,马丁你要是有
兴趣的话,也欢迎你一起来参加。”
这位叫马丁的高大白人当即答到:“哦,你们的讨论太有名了。我下午一定要早点儿过去,不然可能根本都没有位置了。 ”
他做农机研究的年头不长,德州农业大学的名头虽响,不过他们行事霸道也是有名的。先还没去听,情感上他就已经偏向吴的这一方。别的不说,他同实验室可就有好几个人的文章被德州农业的审稿人据过稿,不过是因为大家所执理念不同而已。
所以这次吴他们提出了这样完全不同的构型,德州农机要不搞出点儿动静来才不正常呢。
持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就像之前陆教授所说,很多时间人之间的纷争反而是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和y两种构型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都发展了好几十年了,到现在犁耙还是以这两种构型为主,不得不说也和业界一直有这样的纷争,压制了新的技术,新的想法的发展有关。
其实吴晓晓他们这次的文章之所以在学校并不出名的情况下得以过稿,也是业界还是有有识之士不希望这样的纷争会持续下去,最终影响的是他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