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却不知道吴晓晓提出这番话,并不只是因为白老师的主张。
当然吴晓晓也同意,自然环境中的确是会可能让他们碰运气能遇到这样类型的野生作物。
但是如果让她去搜寻的话,她完全可以用异能来引导那些海边的野生稻种向着更加容易结籽,还有更耐高盐度的方向去发展,之后这些稻种再经过现代农业的研究和培育,完全就可以拿来给国家使用啊。
这个可不单纯是为了拿个什么国际的奖项发表几篇文章,这是解决10亿人的吃饭问题。
今年年初妈妈去种厂房周围的那片土地时,吴晓晓就发现去年他们在之前的药田基地里种植的那些车前草收获的种子,里面本身就已经含有了异能所带有的能量流动。新长出来的车前草,虽然没有经过她的异能直接加持,但比起普通的车前草含有更精纯的能量。
这一点之前在末世时她用异能帮助种植的时候从来没发现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时候植物经过变异其实与人类的异能会有一些排斥的情况出现。虽然长出来的植物经过木系的异能支持可以长得更好,但结出来的种子却不再具备这种特性。
无论如何,这
个发现给了吴晓晓很大的惊喜,如果只是用在他们自己的这些原料生产商还不算什么,但如果是真的能够改善我们国家的稻种,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受益,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吴晓晓已经打算好了,等到在这里安顿下来,她就要经常去到海边去搜寻,用她的异能不断帮助筛选和催化,培育一些野生稻种或者是改良稻种,让它们能够忍受高盐的环境,再把这些稻种作为野外发现带回来。
对于沈老说的碰运气的说法,吴晓晓说到:“其实我们本来做农业研究就有野外考察,野外的采集。”
“我刚来到这儿,正好也要熟悉一下咱们基地周围的环境,不如沈老您就安排,把这个作为我的一个小课题小任务吧。正常的那些科研工作我不会耽误,在休息的时间,我就多往外跑一跑。”
要是别的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沈老可能还要担心一下。原因无他,南平这里离港岛距离并不远。这么些年其实在南方一直有着逃港的情况。有些人知道从港城对面的那片区域跑过去不现实,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巡逻的军人,还拿了好几层的铁丝网隔着。
在南平这里,大片都是荒芜的
滩涂,并不可能再派很多人来防守。这里距离港岛虽然比直接过去要远得多,但准备一个浮子沿海游过去也不是不可能。
就连基地里面也出过有学生收集了好几个篮球,想要做个小浮子,游到港城区的情况。当时给南平基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吴晓晓的情况,沈老知道不会这样。她本身成绩优秀,出国开过好几次会,还开了一家小公司和港城那的公司有合作。要是要去港城甚至国外,直接就可以去。
说起来这个学生还真是运气好,像她做的这些事,要是早几年,只怕不但不可能给她机会能够发展下去,还会早早的被送去再教育。
沈老自己当年也是家境优渥,在海外留学很长时间之后立志回国,报效国家,才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生活,一直扎根在基础研究上。
现在看到穿着一身鲜亮的衣服,站在他面前神采奕奕,对于来南平的研究生活充满期待的吴晓晓,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那个自己。
从京城到南平,再到基地,这一路过来条件是一直在变艰苦的,而现在站在自己面前的吴晓晓说起南平,说起对将来的研究计划,没有一丝不满和退缩,只有
充足的干劲儿。
看到这样的吴晓晓,最开始的那一点儿怀疑早就烟消云散了,沈老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