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才华所震撼。
一位牛津大的教授更是激动地冲上前来,紧紧握住他的手,用他那因激动而略显混乱的语言表达着对江航的赞赏与邀请。
虽然江航因为口音和语速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听懂教授的话,但从埃文斯那惊骇万状的表情中不难看出,教授所说的话一定非同小可。
经过一番努力后,教授终于用比较标准的英语向江航复述了他的邀请。
原来,牛津大正在筹备开设中英师范课程,并希望江航能够考虑担任该语言课程的教师,如果江航愿意的话他们还会向校长申请正式的名誉教师职位。
这一突如其来的邀请让江航感到震惊又兴奋,同时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认可与肯定。
然而对于在场的师生们来说这个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他们感到震惊与不解。
他们难以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外国学生竟然能够凭借一首诗就获得牛津大的教授青睐并有机会成为他们的名誉教师。
尤其是埃文斯,他的脸色极其难看,本来是想让江航难堪的,可是事实上并没有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发展,江航不但没有被难住,并且还作出了非常优秀的英文诗句来,没有打击成,反而让江航的才华吸引了他们院校的教授的青睐。
然而这种跨越国界与年龄界限的认可,倒是让牛津大的教授们感到既震撼又羡慕同时也对江航的才华充满了敬佩与期待。
虽然江航看上去很年轻,学生的年纪,让他来这里讲学有些年轻化了,可是人家有才华啊,这一点就足够打动他们的了。
而对于牛津大的老师们来说他们虽然对这位年轻的外国学生感到惊讶但他们也深知一所好大学要想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显然江航的出现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
他们相信只要给江航足够的舞台与机会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中英教师,为牛津大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生气的莫过于布宜诺斯吉普利的老师跟学生了,这是几个意思?当着他们的面撬行呢,还敢当面挖人,当他们不存在了吗,简直是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