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外界都看看,我们持有的股份数,这也是给外界的一个信号。”
“怡和现在慌了,它们想要寻找资金,要么借贷,要么出售持有的资产。”
“可是不管是哪一种,这个时候,资本都不会对它客气,落井下石是必然的操作。”
“我倒要看看,怡和舍不舍得割肉。”
李长河此刻,冷笑着说道。
怡和本身就是高负债,它海外的产业如今占比超过公司的百分之六十,但是这些产业盈利性很低。
这种时候,怡和借债,只能拿最优质的核心资产去抵押。
而失去了九龙仓之后,它能抵押的,说白了就剩下置地的土地和资产,除此之外,其他的换不回来。
即便是有银行接受它的抵押,这个时候借贷的利息,也绝不会是一个低数,怡和必然背负上高息负债,对于本就资金不宽裕的怡和来说,这绝对是雪上加霜。
当然,怡和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卖资产,比如说继续卖地换钱,然后回购股票。
但是这样也有坏处。
首先就是这个时候卖地,价格一定会被压价,原本价值十亿的大厦,能卖七亿都算其他商人有良心。
李长河相信,这个时候,像李加诚李昭基他们,恐怕就等着怡和开口,对外卖地。
他们会像鲨鱼一样,恶狠狠地围上来,然后在怡和身上狠狠地撕咬一块肥肉。
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旦怡和如此操作,那么对股民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因为股民持有的是置地的股票,而怡和一旦出售置地的产业,那其实就是变相的降低了置地的市值。
说白了,我本来买你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你持有10栋大厦,结果你现在一下卖的就剩七八栋了,那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是跌了。
而如此一来,股票的价值必然会随之下跌,无形之中,自己的财富就会缩水。
所以这种情况下,大部分股民,高价套现是必然的操作。
说起来,李长河还等着怡和卖地呢,只要它敢放出口风,那李长河的文章立刻就会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报纸上,以削弱股民的信心。
这就是李长河公布持股数的目的,让整个港岛,看清怡和的衰弱。
一鲸死,万物生!
现在的怡和,就是港岛那只巨大的鲸鱼,周围无数的鲨鱼虎视眈眈的盯着它,想要将这个巨无霸撕碎。
而李长河现在就是在带头冲锋,率先将怡和的伤口,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康乐大厦,置地的总裁贝德福特急匆匆的走进了纽壁坚的办公室里。
“大班,他们最新的报价,21港币。”
纽壁坚听到之后,面色一变,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该死,这帮家伙,怎么会这么有钱?”
“大班,他们还公布了持股数,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拥有置地百分之167的股份了。”
贝德福特此刻焦急的冲纽壁坚说道。
纽壁坚闻言,叹了口气。
“有股东,开始卖股份了。”
以置地的体量,如果单纯的从市场上收购,是不可能收购到这么多的。
怡和这两天回购了也不过百分之二的股份。
东方国际能持有这么多,只能说明,有一部分持股量很大的股东,开始卖股了。
比如说,当年牛奶公司的那些股东,因为置地一换二,一拆五的操作,他们很多持有的股份数量并不少,动辄几百上千万股。
只有这些人出手,才会让东方国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