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长子刘协,长公主的亲弟弟,今年十二岁。
杨修不敢正视,叩首道,“微臣杨修,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
刘协看着眼前这个弘农杨氏的嫡孙,按照董太后教导的问题,说道:“卿等人不等候奏请,却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杨修仰面奏道:“臣等并非不请自来,乃是奉了长公主懿旨。”
皇姐居然点兵了?
刘协听后内心欣喜,本以为只是传说,现在得到了印证,面无表情的问:“长公主从不理国事,一直在弘农王府,此次来长安到底为何?”
杨修掂量了一下词语,有些违心的徐徐奏道:“太师董卓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司徒王允谋杀,李傕贾诩等人跑到弘农王府奏报喊冤,长公主殿下闻言,喝止了西凉军等人兴师报仇。”
“长公主说了,我等非敢造反。但见王允辞官,便退兵。”
一个走了出来,奏曰:“董贼霍乱朝纲,臣本为匡扶社稷,设连环计诛杀此寮。何罪之有。”
杨修转头一看,白发瘦弱老者。
杨彪在杨修旁边提醒道:“他就是司徒王允。”
原来如此。
杨修想起贾诩对此人的评价,轻哼一声,“王允老匹夫,你为一己私利,逼反西凉军,还有何颜面在此大言不惭,为社稷计谋?”
王允大怒,瞪了一眼杨彪,然后辩驳道:“杨修,弘农王氏时代忠臣,居然生了你这样的反贼。黄齿小儿,目无尊长。休要血口喷人,西凉军要反,与我何干?”
杨修怼道,“闭嘴,老匹夫,我们弘农王氏自然是忠臣,忠于陛下,忠于长公主。”
“王允,你刚杀董卓,朝廷不稳,李傕郭汜等人三番五次请降归顺,你却抱着并凉二州的争执,执意处死西凉军各中郎将,朝廷又无军力剿灭西凉军,你这不是逼反西凉军,祸害朝廷?还有何脸说为了江山社稷?”
王允身侧走出一人,尖嘴猴腮,伸出脖子嚷道:“伶牙俐齿。可笑可笑。”
杨修轻哼一声,问:“你是何人?”
那人蔑视道:“乳臭未干小子,我乃郫县侯、前将军赵谦。”
路上杨彪早就把朝堂三公九卿等大员简单说了一遍,杨修记忆惊人,牢记在心。
赵谦,字彦信,蜀郡成都人,历任三公九卿,今年初迁前将军,因当年镇压白波起义有功,册封郫县侯。
杨修冷冷的看向赵谦,见他花甲之年,戏谑道:“郫侯,你既然自诩前将军,不知道你老人家手下有多少兵马?”
赵谦闻言脸色敢看,伸手指向杨修,“杨家小子,你莫非以为有了十万反贼,就可以为所欲为。你莫要忘记了,你祖上修德,今日却当反贼,如何面对杨氏列祖列宗?”
“赵谦老匹夫,你张口闭口反贼。当今天下是陛下的,那你说,长公主反谁?”
朝堂众人议论纷纷。
赵谦被他噎的无话可说。
是啊,长公主是当今天子的亲姐姐,还是女性,她能反自己弟弟?
杨修懒得理睬这厮,转身奏报道:“陛下,微臣只是一个信使,话已经带到了,长公主还在城门外侯着呢。”
“王司徒,你罪不可赦,早点乞骸骨,或许还能善终。”
王允负手转身,朝刘协行了个礼,冷笑一声,“要战就战,长安城尚有两万精锐可以坚守城池,太仓粮草充足。”
两万老弱病残,还基本都是仆役和新兵。
太仓,是长安城的军粮仓库所在。
杨修想到贾诩的叮嘱,他知道了王允的底气所在,哈哈大笑,戳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