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八章(2 / 3)

口鼻,因为加了蓬蒿一起熏,味道更冲,当然效果也更好。

这不每天熏上两三次,蚊子当真少了许多。

再加上洞口安上了芦苇帘子,白天卷上去,晚上再放下来,既能遮住蚊子也不会阻碍通风。

她们一家可算能安安稳稳地睡个整觉了。

不光如此,阿爹还去山上采了薄荷,艾叶,藿香等草药制成药包,挂在身上或摆放在炕头,也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自从挂上药包后,慧娘和虎子在外面走动时再也没被蚊子追着咬了。

村里人知道后,心疼小孩的人家纷纷带上自家种蔬菜或晒的菜干肉干找到宋大年,拜托他多做一些药包出来。

瞧着自家孩子身上到处都是蚊子包,哪个当父母的不心疼,以前是没办法,现在知道药包能驱蚊,当然也要想办法给自家孩子也挂上。

无心插柳柳成荫,因为药包的缘故,赵氏倒是和村里的妇人们走的更近了一些,上山寻野菜打招呼的人也多了许多。

就连虎子也交到了几个新朋友,不过慧娘还是独来独往。

倒是有几个小姑娘向慧娘示好,可惜她天天忙着上山下山找食物,没有功夫经营小姐妹之间的感情,慢慢地又停留在打招呼的阶段了。

时间一晃,已经立秋了。

今日的村口尤为热闹,背背篓的,提篮子的,拿镰刀的,男女老少聚在一块有说有笑的。

慧娘也是才知晓在芦苇荡的另一头还长有野生的菱角,今日大家不光要去采菱角,还要去挖莲藕,村里老老少少都来了,可谓是声势浩大,如同过节一样热闹。

对村里人来说,采菱角挖莲藕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场大型活动,大家在劳动的同时也能放松一下。

大家还会比赛谁家的莲藕长得更好,谁捉得鳝鱼更长,老人和小孩也会在岸上欢呼加油,是山里难得的热闹景象。

光是听大姨描述的样子,就知道到时候肯定很热闹,让慧娘和虎子一阵期待。

不过莲藕不是野生的,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今年她家是没机会种了,但不妨碍她们去帮大姨家收莲藕,而且听二哥说,藕塘里的鳝鱼又大又长,每年他都能捉到好多。

赶着太阳还未升起,天色微亮,一群人浩浩荡荡朝芦苇荡出发了。

走了大半炷香的时间,她们才穿过芦苇荡来到了另一片相邻的水域。

慧娘以为芦苇荡已经很大了,没想到这里更大更宽广。

一眼望去,水面上全是层层叠叠的菱角叶,翠绿的叶子将整个水面都盖住了,像来到了一片陌生的草地。

旁边相邻种的就是莲藕,比起菱角这边生机勃勃的景象,莲藕倒是显得有些凄凉。

碧绿的荷叶高低起伏,笔直的枝干托着沉甸甸的莲蓬,美中不足的是连续的酷日将荷叶边都晒得发卷发焦了,一眼瞧过去都是奄哒哒的,塘里的水也不是很多,浅的地方甚至都露出了淤泥。

大姨解释说,原本这里没有这么大的,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地方适合种莲藕后,一年一年朝着旁边挖,藕塘也变得越来越大。

莲藕不似菱角,可以在水深的湖泊中生长,而莲藕不行,种莲藕水深一般在二十到三十公分左右。

所以一旦发生干旱,藕塘很快就会干,今年他们已经多次引水到藕塘里了,要不然情况还会更差。

这也是为什么菱角长得绿绿葱葱而荷叶奄哒哒的,不光是因为菱角耐活,生命力更强,也是因为湖泊的水更足。

正是因为考虑到天气的原因,徐老爹才会组织村民提前挖莲藕,一旦河水减少,首先保障的就是大家的饮水,至于其它都得靠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