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大半日功夫,慧娘家的野猪肉全都熏好了,一条条黑黄的熏肉整整齐齐地挂在厨房的屋檐下,看着就让人高兴。
这刚熏好的野猪肉,还需挂在通风处再晾几日彻底吹干里面的水汽,这样往后存放时才不易生霉。可惜这次做得急,季节也不对,要不然这熏肉的颜色能再漂亮点,焦黄油亮,而不是现在这样黑乎乎的。
慧娘想做人还是不能心贪,她们能做成这样也算是运气好了,刚好这秋老虎一过,山里的气温就降了不少,要还是之前的天气,这野猪肉非臭不可,要是真臭了可得心疼死人。
熏野猪肉的同时,她们也没忘每天去给红薯地浇水。
现在一早就得赶去山坡那儿给红薯浇水,要是去晚了,小水洼里的水就被其他人舀尽了,到那时就只有费力从村里挑水去浇地了。
慧娘现在大部分时间也是一早跟着阿娘先去浇水,然后再进山寻找野菜野果,时间便有些紧,所以家里边的这块菜地就暂归虎子管了。
其实也不需要虎子干什么复杂的活,只需每天早上给地里的红薯、韭菜和其它苗苗们浇水就行,顺便再拔拔野草。
虎子倒是干得津津有味,连青河叫他出去玩,也要把慧娘交给他的任务做完了再去,真是乖得让大姨直夸,导致青河也被大姨安排每天去菜地浇水除草了,一时间村里的小孩都变得勤快了不少。
这小伙伴的影响力果然比阿爹阿娘的活还管用呢。
家里的菜地在她们的精心伺候下,大都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个个都长得很好,别说绿油油的红薯叶了,就连野葱和韭菜都被她割了好几茬,现在新的一茬又长出来了,这段时间她家的调味菜可全出自这块小菜地里。
可见,她们伺候菜地的时间不比红薯地少。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红薯就能收获了,现在大家更是得小心伺候着红薯地,每天都要去浇水,隔几天就去除草,再加上定期施肥,红薯叶长得颇好,又大又绿,想来泥土下的红薯长得应该也不错,大家可满心期待着收获。
这绿油油的薯叶尖尖用来清炒或凉拌别提多好吃了,她已将掐了好几次了,不过也不敢多掐,也怕影响红薯的生长,基本都是分散掐叶尖,而且也不会连续掐,毕竟红薯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浇水,这时大家尤为感谢之前随意挖的小水洼了,自从小河沟干涸后,大家每天都是从附近的小水洼里挑水浇地,水洼挑干了,过了一晚,明早再去时又会是满满的一坑水。
之前挖得人更是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自豪,看,能保住这片红薯地可都得感谢那些个小水洼,当然也得感谢他们。
不等徐老爹吩咐,大家趁着空闲,默契地又将小水洼一点一点挖深挖宽,再围上石块,小水洼慢慢变成了小水池,每个都规规整整的。
每天的任务完成后,慧娘当然是继续跟着阿娘还有大姨进山了。
阿叔们忙着秋猎,她们当然也要赶在下雪前多摘一些食物。
秋天到了,不光动物身上挂满了肥膘,树林里的野果也纷纷到了成熟的季节,即使天气干旱,影响了果子的生长,但也没到颗粒无收的地步,都是扎根在深山十几年的老树,树大根深,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死的。
这不山里的枣树也到了收获的季节,赵阿秀正带着慧娘和赵氏摘野枣去了。
等她们三人到的时候,早就有不少妇人和孩子已经在打枣了。
三人也顾不上寒暄,立马选一棵没人的枣树也开始打枣了。
据大姨说这片枣林起初被村里人发现的时候只有两颗枣树,大家都知道红枣补人,尤其是妇人和小孩吃了更是有益,可这两棵枣树也不够村里这么多人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