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的,感觉棒极了。
到了学校后,徐江山赶在上课前,就赶紧打开保温盒,吃那加了许多料的咸粥。他这举动还引来好些人频频瞩目,他也没介意,自顾自的吃着。程遥后来才到,看到他手捧保温盒,抢过去吃了好几口,还意犹未尽道:“嘉文,这个好吃的?哪里买的,下回多带点,我也要吃。”
徐江山把剩下的解决了之后,眯着眼看程遥道:“这个你有钱也买不到的。”
这粥其实是张贺的早餐,他妈妈做的,本来在家就可以吃的,但是张贺却找了借口给带了出来,自己没吃,却让给了徐江山。
一想到张贺的用心良苦,徐江山毫无愧色的就拿来了,心底却有些懊恼,早知道他也用保温盒把自己做的早饭带一份出来了。
徐江山想起张贺,心底很高兴,可眼睛却不由自主的落在自己的包里。
上课后,徐江山一直心不在焉,觑见边上的程遥挺认真的在听讲,就偷偷把手伸进抽屉中的包里,把文件袋里的文件取了出来。随后,用本书夹好,放到桌面,又假模假式的翻开课本,赫然就看到了那几页纸的病例。
率先入眼的是s市第一医院的字样,随即是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病人名字自然是何嘉文,但是看到病人年龄仅9岁的时候,还是微微呆了一下。
主诉:发作性胡言乱语发呆偏激伴有暴力倾向和被害感状交替3年。
现病史:患者5岁丧母后沉默少语,心情不好。表现行为异常,经常自笑,自言自语。有轻郁抑症,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年来1年加重,有时无原因的突然砸自己窗户,摔家饰。常常称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不认识家里人,性格偏激,有暴力倾向。时常经常性不入睡,导致身体疲劳。近期称自己的名字为“张何”,问过之后,说是自己起的。问他是不是何嘉文,回答:“不认识。”有生活自理常识,智商测试高达180。近两周整天躺在床上,身体过度疲劳,目光呆滞,不语不动,有时拒食。
既往史:无脑外伤脑炎等病史。
个人史:小学生。
家族史:母亲患“精神分裂症”后自杀身亡。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抬入病房,一般状态差,消瘦,接触被动,面无表情,回答问题简单切题,孤僻,懒散,有时狂躁,抗拒住院。常常一觉醒来,对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否认,回忆不起前一天的内容。常戏弄病友。
1初步症断:心境障碍(双向障碍)。
2诊断依据:(1)间歇性病程,缓解期与家人相处正常。(2)整个病程中精神症状以情感症状(郁抑发作或狂躁发作)为主,反复发作。(3)精神病性症状,被害妄想,或洞悉感。(4)郁抑性木僵,不语不动,目光呆滞,抗拒饮食等等。
徐江山往下一看,这下面还罗列了许多东西,诸如: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等。依上所述,何嘉文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可还有另外一份诊断结果,诊断结果却是:多重人格分裂症。
徐江山心头微微一紧,看着小小年纪的何嘉文那一叠医院诊断报告的病例,以及出入院记录……
这里头,没有治疗结果。不过徐江山在看到那个多重人格分裂症时,心头却微微一动。
何嘉文那时的状态,和目前的他和神秘人的状态,何其相似?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病例,问过度娘之后,才凑合着写了点,不要太当真。
我最近都在看小说,哎,各种犯懒……还有木有人在看啊,吼一个。话说,我好想丢一个大纲,就完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