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明洲书记的意见我不会说三道四,但现在情况比较特殊,要服从全省大局,我提个建议,组织部、市委秘书长按照你的意见来,但是常务副市长得省里调整,省里的人事压力很大,明洲书记是省委常委,得支持省里的工作呀!”
达到一半目的,李明洲很不甘心,尤其是这个常务副市长,很重要。两人便开始磨,王鸿涛一直不为所动。
其实,李明洲已经找陈家忠书记汇报过人事问题,可是被陈书记推到了王鸿涛这里,这个省委副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党群书记,既然绕不过,只能“磨”。
涉及到干部调整,不是件小事,一个堂堂的省委常委不能掌控全市的干部调整,对于威望也是个打击,无论如何,李明洲都要把常务副市长拿到手。
都是老江湖,打持久战是基本功,两人有说有笑的聊着。
王鸿涛忽然说道:“明洲书记中午有安排吗?刚才来了迎江的几个同学,约好中午吃饭,你这个父母官能否屈尊降贵,让我同学认识一下顶头上司。”
李明洲忽然笑了,说道:“那敢情好呀,王书记的同学想必都是人中龙凤,都干什么工作?”
“不怕明洲书记笑话,我是同学里最大的官,他们是我师范同学,一个在市交通局工作,担任办公室主任,两个是镇北的乡镇书记,都很务实,还有一个是我在镇北任职时的秘书,现在是镇北区副区长。”
李明洲仔细斟酌了下,说道:“王书记的同学能力肯定很强,对于人才,市委极度渴求。书记,你看这样是否可行?常务副市长有迎江市推荐,但是空缺的副市长可以由省委任命,这样你也能给陈书记交差,也能支持家乡工作,何乐而不为?”
王鸿涛不置可否,说道:“我那个秘书能力不错,在副区长的岗位上锻炼了两年,也进了常委,我看他更适合政府工作。”
李明洲附和道:“王书记培养过的秘书,担任常务副区长绰绰有余!”
“两个乡镇书记,都在镇北,其实我考虑过让他们到省直机关锻炼一下,但基层工作经验更为重要。”
“嗯,我深有感触,基层确实很锻炼人,尤其是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在使用干部上,我更偏向于有过乡镇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个副县长、副区长绰绰有余!书记,交通局那个办公室主任不知道是什么意向。”
“我们两上下铺睡了三年,他一直在市直机关工作,当了几年办公室主任,如果能在乡镇上锻炼一下更好。”
“可以去甘水县,县委常委兼城关镇党委书记。”
王鸿涛笑着说:“明洲书记,这次去京城申报‘海绵城市’,财政部有个领导帮了很大的忙,欠了别人天大的人情。想麻烦你件事情,镇北区副区长童建明是我当初提拔起来的干部,这几年也没有怎么接触,不知道适不适合放在副书记或者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
看到李明洲默不作声,王鸿涛又说道:“其实,我能理解迎江市的人事压力,咱们相互理解,迎江的人事调整方案就按明洲书记的设想,省里尽量不插手。如果陈书记有什么指示,咱们随时沟通。”
李明洲笑道:“那就感谢王书记的支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9月17日,省委召开常委会,通过了56个部门的“三定方案”,共调整职能327项,精简内设机构76个,核减编制955名。
会议还通过组织部拟定的干部任用文件,和考察人选完全一致。
下午,组织部人事调整文件正式出台,开始密集型开展任前谈话等等必要程序。
王鸿涛在长安市委涉及调整的干部统一组织了一个欢送会,合影留念,包括即将担任省发改委主任的市委副书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