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回朝以后,明武帝乐呵呵地夸赞了他一番,便将此事轻轻揭过了,就像安排太子下江南从未有过其他用意一般。
所有人都以为这一番陛下在江南碰了壁,会暂时歇了心思。
事实也仿佛如他们所想,一派平静安然的样子。
直到数月后,一件欺压百姓案以骇人听闻的速度在大雍传开,并带出江南官商之间的种种勾连,朝臣们这才回过神,原来陛下从未放弃。
而这一次替陛下挥刀的,竟是,太子妃?
悬宁顾不上满朝文武的侧目,此刻她正坐镇江南,带着皇帝手令肃清江南官场。
原本明武帝以她是女子为由,拒绝了让她亲自来的提议,但是在她坚持之下,最终松口答应让她隐在钦差队伍中协助。
明武帝没想到的是,还未到江南,悬宁就很轻松的在一行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毕竟此次大动作可是她一手谋划出来的。
自从得知太子要下江南,朝臣都以为明武帝是试探,只有悬宁猜出了明武帝的决心。
她慎重评估了下太子的能力,然后便开始着手布局。
太子意料中的无功而返,悬宁随即求见明武帝,两人密谈许久。
*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呢?怎么就发展到了这样不可挽回的地步?
已经被下狱的江南第一世家王家家主百思不得其解。
最开始,只是他的小儿子与人胡闹,失手弄伤了一个官妓,这个消息被写上了江南轶闻。
这样的小事在江南司空见惯,不少官妓甚至因此而名声大噪,受人追捧。
文人雅客们也引以为荣,争相题诗奉承。
可谁知道这次这个愚笨的官妓竟然不知感恩,还击鼓告官,放言绝不和解,一定要将王家少爷绳之以法才可以。
江南轶闻注意到了这位奇女子,并且刊登了一封由那官妓手书的陈情书。
此事在江南闹得沸沸扬扬,其他地方的轶闻也随之跟进,不断爆出江南世家的丑事。
王家主是这时才知晓这件事的,心里明白背后缘由怕是不简单,面对汹涌民意,他下了两个命令,一是快刀斩乱麻,直接让那官妓“消失”在世间;二是以刺史之名去勒令江南轶闻停止再跟进此事。
想来没了闹事的人和小报,随着时间发展,事情自然也就平息了。
令人意外的结果是,据传有深厚背景的江南轶闻没有闹腾,当即停止了后续一切安排,关门大吉。
而那小小官妓周围竟有多名武艺高强的江湖侠客相护,他们只说路见不平,看不惯世家欺压弱女子,所以定要护住她。
接着就是更大的失控。
江南的百姓们对于江南轶闻的关门群情激奋,一口一个王家欺人太甚。
然后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篇文章流传开来,上面详细介绍了江南官场和世家之间的勾连,直言王家就是江南的天。
王家主手中捏紧了纸张,只觉浑身发冷,因为这篇流传极广的文章上面的内容,全部都是真的。
那些机密要事,连下面世家的人都不见得知晓,竟然被人一一写了下来,他仿佛看见了隐在背后的人朝他露出了獠牙,此番怕是不能善了,搞不好要掉一层皮才能脱身。
不过保险起见,他连夜命令家族麒麟儿,带着银票和家族重点培养的几个子嗣乔装远走。
狱中的王家主叹了一口气,此番虽败,好歹保住了家族一脉。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麒麟儿,在边境的旭日钱庄取银之时,被当场拿下。
*
悬宁在江南没有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