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敷衍了事。
如此恶性循环,直接影响的是电视剧的质量。
届时一部戏的成本70以上会用来付给演员,甚至更多。
片酬上涨容易,降下来难,除非政府层面下文件,否则资本想控制也只是徒劳。
而几家视频公司将会自食其果。
要么利用平台的影响力,去推新人,赚快钱,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当演员,剧本质量无所谓,和韭菜一样去收割粉丝,掏空他们的口袋。
要么改变这种片酬模式。
“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够住就行。”
陆远笑了笑,道:“为什么投资视频网,除了拍戏,分辨剧本好坏,其他行业于我而言都很陌生,一个人无法做太多的事情,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
段勇平很认可这一点,却还是疑惑:“既然如此,那你也应该清楚这行的前景并不好,为什么还要坚持?”
陆远沉默。
其实他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大多数人会觉得很可笑,不切实际,不自量力。
外界给他身上贴的标签很多,八零后演技第一人,实力派演员,最年轻的大满贯,新人大导演,金牌影视投资人,五花八门。
但他一直牢记自己演员的身份。
他入行真正意义上拍的第一部戏,叫《越王勾践》,同演者是鲍国安等演艺圈老一辈。
这帮老一辈的作风务实,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他一直学习的地方。
成名以来,除了给自己和家人买的几套别墅,以及工作必要支出外,他在物质上的需求并不大。
刘施施常说,和业内其他同行成名后的生活状态相比,他过的好似苦行僧。
他最初进入影视圈,确实是奔着钱多来的。
但人会成长,想法会改变,潜移默化中,他现在确实很享受表演的过程。
如果让他退圈,给再多的钱,他也不愿意。
演艺圈成就了他,让他住着豪宅,开着豪车,每天穿的光鲜亮丽,一部戏能获得普通人一辈子无法拥有的财富。
所以,从演员的身份出发,他希望这个圈子能正常点,多出点好作品,不要最后闹得让观众忍无可忍,干脆抛弃的地步。
05年在横店,他做了一个梦。
他不清楚这个梦是怎么出现的,每个梦都是不错的故事,他完全可以像个地主老财般,不断地投资,将这些梦拍出来。
只要他在演艺圈,只要他不断拍戏,只要还有观众愿意看他,这些梦就不会断。
他可以是电视剧一哥,以后也可以是大银幕一哥,是收视之王,是票房第一人。
每年公司开几部戏,远方传媒或许还凭着漂亮的利润成功上市。
再之后,买飞机,买岛屿,各种买买买。
闲暇时间,拍戏累了,带着刘施施或者各自父母家人满世界旅游。
之前他也是这儿规划的,趁着市场好,版权过热,狠狠薅资本的羊毛。
但陆景的提议,让他考虑了很多。
眼见这个圈子在资本的冲击下开始变样,业务能力不再是考量标准,大家开始买收视,雇水军,做数据
他不知道梦的由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自己。
但既然有机会,他希望自己能为行业做点什么,无论结果如何。
屋内其他三人并没有打扰他。
半晌后,陆远简单说道:“我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环境能好点。”
市场前景之类的话题说的太多,没必要讲,只能骗骗外行,在座的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