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长河之灯> 第30章 死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死别(2 / 4)

上一面,请你叫她下来一趟吧。

从河村到小镇的道路,灯花感觉非常漫长。得知有玉面临绝境之后,灯花想立即去禁闭室看有玉。昌喜说,按规定不能,要等到判断下来之后,才能作临终之别。这一天终于来了。灯花整理了一些食物,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踏上了去往小镇的道路。

沿江而下,从河村到了蓼溪,过了浮桥,灯花就踏上了南北街。小镇还是那样,一片喜气洋洋。熟悉的居民看到灯花脸色不好,问,灯花婶,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得看医生哪!灯花摇摇头,却无力应答。

青楼烟馆早就改成了手工作坊,里头聚着一帮人忙碌热闹。灯花在街巷里走着,小脚像是一只梭子,道路就是根根麻线。只是她没想到,织来织去还是织成了一片乱麻。过了集镇,灯花直奔区苏祠堂。

这祠堂曾经是灯花的希望,但现在却带来阴云。灯花看着那几棵高大的樟树,沧桑挺拔。在樟树的眼里,这苏维埃与乡公所有多大的区别啊。自从有财走后,灯花就和有玉就相依为命。十余年来,他一心在家保护寡妇孤儿,经历着许多难以预料的风波,终于迎来了新政府,但乌云散了还有乌云!

灯花刚刚走进禁闭室的木门,有玉就看到了。他说,大嫂,对不起你了,我给我们家庭抹黑了!我对不起大哥!灯花双眼一红,理了理头发,缓缓地说,这都是命啊!说罢就嘤嘤地哭了起来。

有玉拍着灯花的肩膀着,说,不要哭,这是命,我们拗不过!

灯花说,这十多年来,有多少人叫我改嫁,我也不是没有想过。两个孩子那么小,我想带着他们找个人家,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就像当年你们范家的先祖仲淹公。

有玉知道,是大哥跟灯花讲过先祖的传说。有玉也听过,说范仲淹的母亲守寡之后改嫁朱家,直到仲淹六岁才告知儿子真相,从此仲淹复姓为范,发奋读书,终于考上进士,当上宰相。

灯花说,但我知道仲淹公的母亲是遇到了好人家,但我担心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我一次次克夫,怎么会有好运气呢?要是改嫁了,这两个孩子受到亏待,流落人间,我怎么对得起他们父亲!

对于灯花的决定,敦煌一直充满疑惑。他受到的教育中,贞节坊一直是受到攻击的封建余毒,每每看到鲁迅大加鞭挞他越加困惑,因为他的家庭中,灯花就是自发守寡的先祖,完全配得上“贞节坊”的美誉。如果说贞节坊不好,那灯花如果改嫁,他们的家族将是另一个样子。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敦煌总是感叹说。但薪火意见不同。她对父亲说,改嫁也是一次婚姻,婚姻就是运气,就是寻找新的可能,必然包括好的和坏的!独身主义,就是避开这些可能!

但灯花坚心守寡,其实面前有一个好的可能,那就是有玉!有玉表示会一心保护两个大哥的孩子。这样,灯花不想像仲淹公的母亲一样,再尝试另一种可能。对于灯花,活着的意义已经不是个人的幸福,孩子就是她的全家!

灯花和有玉,两个人一条心。有玉在家保护寡妇孤儿,经历着许多难以预料的风波,终于迎来了穷人自己的新政府,仿佛乌云散去见到天日。本来他可以透口气了,没想到却不能继续保护下去了!这一切虽然事发有因,但主要还是他自己过于顾念亲情,担心弟弟三十块光洋白丢了会想不开。

灯花站在有玉面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知道哭泣。有玉安慰我说,不要伤心,现在两个侄子都大起来了,我也可以放心走了,倒是大嫂自己要注重身体,今后还要教导两个孩子。你看,你都满头白发了。

其实,自从有财走后,灯花的头发就白了一半。为养活两个孩子,她压住了内心的愁苦,安心跟着河村的乡亲学会了拉苎麻、纺线。梅江两岸都知道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