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家祖左宗棠> 第218章:帝国寒冬?俄(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帝国寒冬?俄(五)(3 / 3)

的德国人向白军保证1定会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以保护本国在东欧的利益,使得南方更倾向于同盟国,毕竟形势所迫,协约国的支援1时半会儿也进不来,而红_军则在步步紧逼。

而东方的临时政府有着更多的活动空间和选择,在与协约国断开联系之后,他们果断的找上了中国,但态度暧昧的中国政府让他们也十分苦恼。

至12月30日,同盟国向南俄部队输送了步枪2十万支,火炮2百余门,飞机1百架,炮舰5艘,极大地增强了自己代理人的实力。

同时,德国人持有的反莫斯科立场让鄂木斯克政府不得不考虑起与其适当的接触。

虽然全俄临时政府与协约国依然背负有盟约,至少他们自己这么认为,但基于在协约国实质倾向于莫斯科方面的现实,临时政府还是与同盟国展开了秘密谈判。

负责东线事务的霍夫曼将军与之达成协议:

同盟国支持全俄临时政府,为其定期提供步枪2十5万支,火炮5百门,子弹1千万发,炮弹2十万枚,俄国给予等价的煤炭、石油等同盟国急需的军需物资;

俄国低价出售粮食等生活物资;

俄国承认同盟国现有占领区。

1918年11月,重振旗鼓的红_军到达了彼得格勒—察里津线的阵地上,而临时政府则开始组织军队进攻察里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