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家祖左宗棠> 第224章:欧战结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欧战结束(2 / 3)

几乎所有的教堂的钟声都鸣响了,交战双方的士兵扔掉了手里的步枪,跃出战壕,与相距咫尺的敌军士兵1同将钢盔和军帽扔向天空,共同庆祝欧州和平的降临,各国平民也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向碰见的每1个人宣扬着和平的到来。

1场试图终结1切战争的战争就这么突然结束了,与战争刚刚爆时的热情洋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战争真正结束的消息被证实之后,已经对战争感到非常厌恶的欧洲人开始反思这场带给欧洲混乱与饥饿的战争,

战胜国的许多人认为,如果要想使这场战争变得有那么1点意义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战胜者的优势签订1份足以遏制战争野心并警告那些战争狂人的终战协议,换句话说,必须签署1份严惩战败国的协议。

作为它们动战争的惩罚,战胜国决定对这些战败国施以严厉的制裁,其中既包括领土的割让,也包括战争赔款的支付,

战胜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向世界表明它们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同时也打算利用这些割让的领土和战争赔款迅恢复本国遭到战争重创的经济。

除了1份必要的和平协议之外,在美国的提议下,战胜国的政府之间也达成了1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政治信念,那就是组建1个能够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利用这个国际组织制裁那些试图动战争或者已经动战争的国家,保障集体安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战胜国决定在巴黎召开1次国际会议,这是1次和平的大会,但更是1次决定对战败国进行惩罚的大会,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将最终决定战败国的命运。

这场世界和会的意义自然不必多说,其将决定未来很长1段时间的世界格局,并且将拿出对战败国的最终解决方案。

对于作为亚洲及东方世界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中国的态度将会在实际上决定战后世界格局能否在东方通行,而大会的态度也会对中国的战后外交政策造成巨大的影响。

不过,对于1些力量来说,这场和会却并不1定是好事,比如孟什维克,比如墨索里尼,比如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出席巴黎和会的多半都是参加了这场欧洲战争的战胜国,中国被邀请出席巴黎和会,本不合惯有的规矩。

但在美国的支持下,中国也获准参与巴黎和会,而中国这1特例之所以能够被与会各国,特别是英法等强国普遍接受,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如今的中国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这世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凭此难以回避的实力,这才能得到别人足够的重视。

不过,由于己方并非参战国,总统和总理显然都没有参加的必要,因此,经过1番认真的挑选,中枢决定任命外交部部长林长民为代表团首席,率领外交使团前往巴黎参加国际和平大会,驻英大使施肈基、新任驻法大使顾维钧为副使,从旁协助。

中国政府的主要议题包括5点,第1是宣扬和平政策,第2是支持建立国际联盟,第3是筹建国际卫生联盟,第4是废除种族歧视,第5是宽大处理战败国。

第1点其实就是废话,但还是要说1说的,按照计划,将由代表团首席大使林长民代表中国总统、内阁和国会发表演说。

第2点和第5点则是支持美国的立场,在和会上,中国虽然没有投票权,但是却拥有建议权,既然美国提议宽大处理战败国,那么中国也乐意做个好人,1方面是交好美国,另1方面也是捞取德国的好感,毕竟,相比于美国,中国并不是德国高级知识分子移民的首选。

当然,中国对德国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战争结束就发生改变,按照左念微的说法,我们要充分理解德国以及全欧洲平民在战争中以及战争后所遭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