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家祖左宗棠> 第261章:和平巡游(六)帝国余晖的一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和平巡游(六)帝国余晖的一角(2 / 3)

半句话倒是真理,新加坡34十万的华人确实是1个极大的影响因素,如果用的好,血确实不必流的那么多,不过,英国人也不可能坐以待毙,1直以来,英国人都在采取民族分化政策,用华人治马来人,用马来人制华人,割裂华人上下层,打击各种民间结社等等,在英国人熟练的政治手腕下,整个东印度地区的民族矛盾可谓复杂无比。

当然,这些问题就不是单启云等人需要考虑的,也不是他们能考虑的了,至于内阁的态度倒也明确,细水长流,来日方长,英国的衰落早已经不可避免了,在欧战之后,英国和法国的经济恢复并不太行,如果不是俄国继承了沙俄那1屁股债,法国估计早崩溃了。

简单来说,也就是在“熬英”。

在港内停稳之后,已接近下午3点,鹿半夏便邀请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基里马爵士登船赴宴,而对方也欣然接受,河南号为这位总督先生鸣响13响礼炮。

会上中餐与西餐同宴,小提琴与琵琶交鸣,1身洁白军装的鹿半夏与标准黑色燕尾服的基里马爵士共饮,优雅的海军对于白酒并不感兴趣,葡萄酒和黄酒更受欢迎。

跟着上舰的记者们留下了1张张照片,展现出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同于上层之间的勾心斗角,中下层的官兵之间就要简单的多,中英两国海军之间的关系其实还不错,会上的1些人甚至还是校友。

第2日,舰队又向当地居民开放,游客数量达到了这次航行的巅峰,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在舰队停留的3日中登上了3艘战列舰,而作为礼仪舰的舰长,单启云等人自然也摆脱不了宴酬应付的命运,握手握得都要抽筋了。

不过,想来离开新加坡之后,也就不会这样了吧。

4月16号上午,在皇家海军官兵的欢送下,远航舰队随着引导船驶过马6甲海峡,而后1片海阔天空,舰队从岛屿密布的南洋地区驶入了印度洋。

舰队的下1站是印度,即锡兰的科伦坡,这里就算是真正的异国他乡了,舰队在这里停留了1日,补充了物资。

科伦坡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其人工港建于1912年,3面环6,西北面向印度洋,是印度洋的重要国际商港,总督邀请了鹿半夏等人上岸打了1场高尔夫,这座总督的庄园是经典的英国庄园,来自英国的管家与印度仆人,雇佣着来自法国和中国的厨师。

随后,鹿半夏等人前往了科伦坡博物馆瞻仰了“郑和布施碑”,这座石碑于1911年在斯南部港口城市加勒被1名工程师发现的,当时这块石碑碑文朝下盖在1个管道口上,碑上记载了郑和在永乐7年抵达锡兰山后布施香礼、礼佛祭祀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这座石碑被提前转移到了科伦坡博物馆保存。

临走之前,河南号还收到了1块锡兰宝石。

接下来,河南号就要踏上1段漫漫长路了,从锡兰的科伦坡港出发,河南号将斜穿过印度洋,驶往南非的开普敦港。

在亚洲的热闹之后,这段漫长的航行对于舰上的众人来说毫无疑问是相当无聊的,不过,对于舰上的学员们来说,可就不无聊了,漫长的航行正是他们训练的好机会。

高宪申坐在1个大冰柜似的设备旁边,随意翻看着炮历书的副本,所谓的炮历书就是记录战列舰主炮开火的册子,每次开火都要记录在案。

而几个尉官学员则站在他身边,手中拿着1本厚厚的书籍,他们刚刚从观测舰桥上下来,高宪申正在带着他们接触计算机。

在他的身旁,就是炮击计算器和射向计算器,所谓的炮击计算器也就是1种机械式计算机,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这种东西就是人类智慧的巅峰,也是前两次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写照,而后世蒸汽朋克中的差分机正是这1类的理想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