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文物谈判”,联系便就少了下来。
1928年又参加主持了环欧文化展和国内的1些文化活动,直到最近才有时间看看片子,不过张伯驹拒绝了看全片,要“留点惊喜”。
“只是近年来经济不景气,还不知道这片子能不能取得好成绩。”聊着聊着,便提到了票房的问题,万籁鸣也知道这个片子不是1般的东西,心中难免惴惴不安。
整个《大闹天宫》全片共5十分钟,不光是彩色动画,同时还是最新式的片上出声的真?有声电影,全世界独1无2,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如果出了差池,万籁鸣都不敢想象。
同时,万籁鸣心中也感谢着左念微,要不是他亲自下场赞助,和文化厅的倾力帮助,拉来了1批资本雄厚的公司的投资,万是不可能办成的。
“这个你放心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社会上的墙是比以前厚了1点,但也不会闻不到这坛美酒的。”张伯驹倒是对电影十分放心,“美国人喜欢拍童话,票房1直都很好看,动画在这方面的表现力确实不是常规电影所能比拟的,虽然咱们这边没有这题材,但比神话,却也没有谁能够与咱们比,西游记就是个好题材,1定能大卖。”
上海,中国的经济之都,亚洲以及太平洋地区第1大城市,以其720万的人口规模雄踞世界第2,其富丽堂皇、光鲜亮丽与金迷纸醉,比之纽约也不遑多让,更是以1城之力贡献了全国97的gdp。
若沿宁沪铁路1路出发,便能见到南京与苏州垒起来也没有上海繁华,人们的精神风貌也完全不同,相比于南京的庄重、苏州的温婉,上海便更添了几分时尚,也多了几分包容。
整个城市的气质明显更为开放,既能见到身着改良褙子,金色长发盘着发髻的欧洲女郎,也能见到头戴小礼帽、身着洋装的东方女子,就连着西装的风气也较其他地方更胜——
另1个时空的日本,大正时期的日本千金们大多喜爱洋装,和服只在中下层或者明治时期的老人中常见,欧美人中自然也就少见了,而男子正装则是西装,是明治时期强制穿西装的遗风,后来各后发国家在国际场合上身着西装,也有着日本的影响在其中。
而本位面则不然,两京与内地,还是汉正装最为常见,官民具是如此,而相对来说更为繁复的汉装和新汉装还是在女性中更受欢迎,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
其1是传统服饰想要穿的好看,对料子的要求较高,做工也更多,价格自然昂贵,而中国的男性天然的不关注这方面;
其2自然是衣装复杂,中产阶级和上层的女性有这个时间去装点,也有这个意愿去装点。
此外,由于对满清余毒清理较为彻底染且没有复辟这个糟糕的问题出现,基于传统的公服礼服和常服礼服虽无政府的明确点头,但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推广,前者对应的是明制汉服,后者则对应改良汉服,两种礼服在民间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当然,还有1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时的中国远比彼时的日本要兴盛,国际影响力也要大得多,自欧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种衣服也就更受欢迎了些。
而作为中西交流的1线,上海的风尚却也不止于衣装。
在这个时代,黄浦江畔,光是百米高楼便有数十座,5颜6色的霓虹灯随处可见,宽阔的街道上1辆辆汽车驶过,叮叮响的有轨电车沿着既定的轨道行驶,自行车的数量也远比南京要多。
城郊的空地上,充满西式风格的别墅公馆与赛马场、高尔夫球场等设施并不少见,而茶楼戏院、苏式园林又不知藏在哪片老城中。
当然,最为丰富或许还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除了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和自助售报机——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