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迅速将胡萝卜吃尽,甚至来不及细嚼。
林大钧见他们吃完,指示他们:“小声点,先搬到军营!”
他们在竹筐底部,先放入一袋大米,一桶油,一袋面粉,几袋食盐,最后摆上大白菜和包菜。
在菜的侧面,见缝插针地放置茄子、西红柿和胡萝卜……
竹筐庞大,装载过多导致口子变形。
但他们顾不上这些,将军府离军营有两里地,后院门外有平板车。
一辆车能装四个箩筐。
他们装了四辆车,全靠人力推动。
军中有马,但都饿得皮包骨头,有的甚至无法站立,只能依靠人力拉车。
为确保物资安全,陈魁和林大钧亲自带领队伍押送。
……
叶苜苜将所有货物传送完毕,天色已暗。
巨大的仓库已搬空。
守卫仓库的杨伯已下班。
她坐在仓库门口的办公椅上休息,累得喘息不止。
身边放着祖传的花瓶。
她从办公桌上找到一张白纸,写下:“今日货物已全部发出,还有其他需求吗?”
战承胤收获了满院的蔬菜,将花瓶搬回房内,静待叶苜苜的消息。
他看到了传来的纸张,上面字迹虽少,却充满了柔和,神明的字句尽量满足了他和士兵们的需求。
他在纸上写道:“感谢神明赐予食物和水,足够让士兵们享用一个月。”
叶苜苜收到回信,心中疑惑,“两百袋米,五十袋面粉,六十吨蔬菜,如何能满足两万人的月需?”
她立即回复。
战承胤回复:“煮粥,添加蔬菜,足够……现有水、米、菜,我代表士兵们感谢神明的恩赐。”
叶苜苜却不同意。
她有亲戚在部队服役,了解军人的饮食。
六菜一汤是基本,四荤两素,汤也要有荤腥。
部队供应充足,不够可以添加,直到吃饱。
她回复:“士兵们每天只喝粥,如何能饱腹,如何有力气对抗敌人?”
“大米应蒸熟,每天一荤一素,有条件就加一碗汤,每天至少供应两餐。”
“不必担忧粮食短缺,我会不断送来。”
“上次你送的金器,我卖了一对酒樽,换来六个亿,这些钱足以养活十万人两年还有剩余。”
“不必节省,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晚上我会继续供水。”
战承胤收到叶苜苜的回信,她说要供应士兵们每日两餐,一荤一素,还要加汤。
大米必须蒸熟,不需煮粥。
他深感震惊!
即便在灾荒之前,军粮也是掺杂石粒的粗粮,或是麦麸硬饼,再加上一些干菜。
偶尔有肉,但几天或半个月才有一次肉汤。
即使是用小米煮粥,也是稀粥,主食通常是蒸煮的。
他们从未用过洁白的大米蒸煮食用。
因为这太过奢侈!
即便在京城贵族中,也难以做到每天蒸食大米。
然后,叶苜苜突然想到什么。
“你们那里没有煮饭的大锅,现在还早,我马上去买,买到就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