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称为“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全盛时期。政治清明,百信安居乐业。
“但……”
李隆景心下一紧,他也知道盛极必衰的道理。
“后来怎么了,是我昏庸了吗?”
“是的,陛下晚年逐渐奢靡昏庸,你一改开元初年的虚心勤俭,变得自傲。
后宫宫女和宦官不断增加,你宠幸宦官,导致不少人被冤死,到后来“四方表奏,皆先呈力士,然后御奏,事小者力士即决之”,高力士权倾内外,李林甫,安禄山等都是靠他才成为将帅,宰相。就连太子也要称其为兄。”
听到自己宠幸宦官,李隆基都不敢相信自己能昏庸到这个地步。宰相姚崇听过后当即跪倒在李隆基前面。
“陛下万万不可宠幸宦官,宦官乱权专政的教训历历在目,请陛下三思。”
姚崇生怕李隆基再犯自己犯过的错误,将大唐拖入万丈深渊。
“姚爱卿请起,朕绝对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高力士李林甫等人阻塞言路,许多上谏的官员被贬。”
“你还霸占儿媳!!!”
李隆基:“∑(o_o;)”
六部官员:“(つ﹏??)”
“怎么可能。朕怎么能不顾纲常礼法,昏庸到这个地步。”
“武惠妃死后你听别人说他儿子的老婆十分漂亮,你便霸占了杨玉环,封为杨贵妃。你对杨贵妃宠爱到了极点,宫人都称呼他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公众专门为杨贵妃 制作华服饰的人就有七百人。”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受宠也道中一些官员将奇珍异宝献给杨贵妃后“擢居显位”。杨氏一家也飞黄腾达,全家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原本只是县尉一职的杨国忠更是被提拔为多个重要职位任职。
杨国忠欺上瞒下,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你却疏于朝政,宠信宦官,裁撤清廉的官员,至此唐朝的危机不断加深。”
李隆基听完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不敢再听下去。
“天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而节度使的权力过大,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更是大权在握,拥兵自重。”
这下几个官员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先生,是造反了吗?”
“是的,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联合同罗、契丹等民族组成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外戚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安禄山命史思明率军攻打饶阳,后又率兵占领河北一带,由于开元盛世社会生活较为安定,百姓对战争毫无准备,叛军很快控制了河北。李隆基召杨国忠商议对策,派荣王李琬、高仙芝为帅东征。
尽管中央筹集兵马二十万,但由于军队缺乏战斗力,且李隆基听信奸臣所言,并不信任主将的判断,最终全军覆没。”
李隆基一听,直接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后已经躺在了自己的床上。
“来人,传宰相过来,还有李爱卿。”
很快姚崇便走了进来,可却没有看到李白。
“姚爱卿,李白怎么没有过来。”
“陛下,你昨晚过于激动昏了过去,现在已经快到中午了,李先生去上班去了。”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想到自己晚年如此昏庸他心口就忍不住的疼。
“姚师,朕该怎么办?”
姚崇想了想开口说道“陛下不必担心,既然陛下已经知道了未来的事情,相必未来的事情也不会发生,陛下只要一直保持初心,以前的事一定不会再次发生。”